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本研究旨在对中医舌苔历史源流、舌苔的现代化研究作系统性的梳理,同时将中医对乳腺癌认识、现代医学对乳腺癌研究进展作一概述。2、结合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统计分析患者舌苔类型特征性的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乳腺癌患者舌苔类型与年龄、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乳腺密度、肿瘤标志物、中医症候分型、肿瘤瘤体大小、肿瘤组织学分级、脉管浸犯情况、病理类型、肿瘤分子分型、临床分期(TNM)、淋巴结转移情况、绝经状态、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不良生活方式、体育锻炼等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对乳腺癌患者作辨证论治,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对乳腺癌的防治水平。3、本研究运用宏基因组学技术来分析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的微生物组成特性,并同健康人群薄白胎的微生物构成作对比分析,探究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的微生物物质基础,为舌苔客观化、科学化提供理论支撑,并为乳腺癌临床诊治提供科学性依据。方法:1、历史文献研究:本研究运用文献学的相关方法,系统梳理中医医学典籍中有关于乳腺癌症候的描述,从病名、病位、病因、病机等多个维度进行整理、归纳,并对中医舌苔的历史渊源进行疏证,一并对舌苔客观化、现代化研究进展作一概述。2、临床研究:选取就诊于江苏省人民医院(即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的病患,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按规定的纳入以及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乳腺癌患者,共有92例。分析其舌苔特征的差异。并结合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作相关的统计分析。3、实验研究:按入选及排除标准,选取乳腺癌患者和健康人薄白苔各15例,刮取舌苔样本,经过DNA提取、PCR扩增、荧光定量、Miseq文库构建、Miseq测序、生物信息学分析处理等步骤,阐述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的微生物的物质基础,以及比较与健康人群薄白胎的微生物差异。结果:1、文献研究:1.1我国古代没有乳腺癌这一病名,古代医家多将乳腺癌纳入“乳栗”、“乳核”、“奶岩”“乳岩”、“石奶”、“审花奶”、“石榴翻花发”等范畴中论治;历代医家对乳腺癌的病位有不同见解;1.2祖国医学很早就有关于舌苔的描述,经后世医家不断对其补充、丰富,促成了中医舌诊的繁荣发展;目前舌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舌苔的形成机制、舌苔微生物的构成、与临床各病种间的联系等方面。2、临床研究:2.1舌苔类型分布情况:本次共入组乳腺癌患者92例,均为女性,其中薄白胎15例,薄黄苔26例,白腻苔19例,黄腻苔32例。2.2患者的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分布特征:①年龄方面:≤40岁年龄段,共有17例,占比为18.5%。在40-60岁的年龄段,共有51例,占比为55.4%。在≥60岁的年龄段,共有24例,占比为26.1%。②体重指数(BMI)方面:体重指数(BMI)≤24kg/m2,共有67例,占比为72.8%。大于24kg/m2,共有25例,占比为27.2%。③血脂水平方面:血脂正常者,共有70例,占比为76.1%。血脂异常者,共有22例,占比为23.9%。④乳腺密度正常者,共有80例,占比为87%。高密度者,共有12例,占比为13%。⑤肿瘤标志物方面:升高者,共有5例,占比为5.4%。无升高者,共有87例,占为94.6%。⑥中医症候分型方面:肝郁气滞型,共有20例,占比为21.7%;热毒蕴结型,共有18例,占比为19.6%;冲任失调型,共有13例,占比为14.1%。气血两虚型,共有6例,占比为6.5%。脾胃虚弱型,共有20例,占比为21.7%。肝肾阴虚型,共有11例,占比为11.9%。⑦肿瘤瘤体大小方面:肿瘤瘤体直径≤2cm组中,共有52例,占比为56.5%。肿瘤瘤体直径2-5cm组中,共有34例,占比为36.9%。肿瘤瘤体直径≥5cm组中,共有6例,占比为6.5%。⑧组织学分级为低级别组中,共有14例,占比为15.2%。中级别组中,共有56例,占比为60.9%。高级别组中,共有22例,占比为23.9%。⑨脉管浸犯情况方面:无脉管浸犯组中,共有55例,占比为59.8%。有脉管浸犯组中,共有37例,占比为40.2%。⑩病理类型方面:为浸润性癌(非特殊类型)组中,共有77例,占比为83.7%。为非浸润性癌组中,共有15例,占比为16.3%。?中瘤分子分型方面:Luminal A型组中,共有41例,占比为44.6%。Luminal B型组中,共有27例,占为29.3%。Her-2(+)过表达型组中,共有17例,占为18.5%。Basal-like型组中,共有7例,占为7.6%。?临床分期方面:TNM Ⅰ期组中,共有9例,占比为9.9%。TNM Ⅱ期组中,共有20例,占比为21.7%。TNM Ⅲ期组中,共有60例,占比为66.7%。TNM Ⅳ期组中,共有3例,占比为3.3%。?淋巴转移情况:有0个淋巴结转移组中,共有13例,占比为14.1%。有1-3个淋巴结转移组中,共有16例,占比为17.4%。有4-9个淋巴结转移组中,共有45例,占之比为48.9%。有大于10个淋巴结转移组中,共有18例,占为19.6%。?绝经情况方面:末绝经组中,共有61例,占比为67%。已绝经组中,共有31例,占比为33%。?负性生活事件方面:有负性生活事件组中,共有7例,占比为7.6%。无负性生活事件组中,共有85例,占为92.4%。?不良生活方式方面:有不良生活方式组中,共有13例,占比为14.1%。无不良生活方式组中,共有79例,占比为85.9%。?体育锻炼:有体育锻炼组中,共有60例,占比为65.5%。无体育锻炼组中,共有32例,占比为34.5%。2.3患者临床资料、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与舌苔类型的关系:①乳腺癌患者舌苔类型在不同年龄段、体重指数、血脂水平、中医症候分型肿瘤瘤体大小方面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个数方面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②乳腺癌患者舌苔类型在乳腺密度、肿瘤标志物、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分子分型、是否绝经、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不良生活方式、有无体育锻炼方面的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实验研究:3.1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类型的舌苔微生物在门水平主要由厚壁菌门(Firmicu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ot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所构成。3.2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类型的舌苔微生物在属水平主要由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纤毛菌属(leptotrichia)、奈瑟氏菌属(Neisseria)、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构成。3.3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乳腺癌患者薄白胎类型的舌苔微生物在内部菌群结构丰度方面在 Bacteroidales(拟杆菌属)、Prevotella 7(普氏菌属-7)、Prevotella(普氏菌属)、Peptoanaerobacter(胃肠厌氧杆菌)、Phocaeicola(绿藻菌)、Lactobacillaceae(乳杆菌科)、Shuttleworthia,Peptostreptococcus(消化链球菌属)、Mogibacterium(莫吉杆菌)、Dialister 小杆菌属(嗜血杆菌族)、Cardiobacteriales(心杆菌)、Cardiobacteriaceae(心杆菌科)存在显著富集。结论:1.文献研究:中医学上多依据乳腺癌临床症状,纳入““石痈”、“乳石痈”、“妒乳”、“乳栗”、“乳核”、“奶岩”“乳岩”、“石奶”、“审花奶”等范畴论治。舌苔的望诊是中医临床中诊断疾病的一项重要方法,对乳腺癌的临床辩证论治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2.临床研究:乳腺癌患者舌苔类型与年龄、体重指数(BMI)方面、血脂水平、中医症候分型方面、肿瘤瘤体大小、脉管浸犯情况、临床分期、淋巴结状态有相关性,而与乳腺密度、肿瘤标志物、组织学分级、病理类型、分子分型、绝经情况、有无负性生活事件、有无不良生活方式、有无体育锻炼无关联性。舌诊尤其是舌苔的诊察有益于协助判别乳腺癌患者的病情。3.实验研究:乳腺癌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在舌苔菌落微生物在物种种类的丰富度、多样性方面无显著的差异性,但在内部菌群结构丰度方面存在差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