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诱导评论下消费者购物评论行为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5105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由消费者评论所组成的商家口碑,商家基于此开展口碑营销,随着学者们对虚假评论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平台对商家虚假评论稽查制度的完善,商家口碑营销策略从水军、刷单等虚假评论转变为诱导评论。消费者购物评论行为受到自身特性和商家激励的共同影响,商家诱导评论呈现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针对商家诱导评论的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商家诱导评论的内涵,总结商家诱导评论的成因和模式,对比其与虚假评论的区别,通过问卷调研对商家诱导评论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计算实验方法建立电商平台消费系统,分析商家诱导评论对于消费者购物评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结合国内外文献定义商家诱导评论,分析商家诱导行为的成因和模式。从商家、消费者和平台视角分析商家采取诱导评论的原因,将商家诱导评论的模式分为基于评论行为、基于评论内容和混合模式三类,通过对比虚假评论和诱导评论在主体特征、评论内容上的区别发现诱导评论内容由于来自于真实消费者,因此商家诱导评论具有一般评论的特征。此外,诱导评论虽然有固定的格式,但诱导评论内容由于评论主体的差异性表现出信息特征不确定的特点,这也增加了对商家诱导评论的判定难度。(2)结合理论研究和问卷实证分析,对商家诱导评论行为进行多主体建模,分析商家诱导评论对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评论行为的影响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商家诱导评论中消费者受众的特点和消费者的购物评论行为,将消费者分为购买型、普通型和评论型三类,结合调查实证和诱导评论相关理论研究构建电商平台消费系统模型,对系统内各主体进行主体边界划分、主体属性描述及抽象和主体行为假设,以Netlogo仿真平台中飞蛾模型为基础,构建电商平台中商家诱导评论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实验,从平台监管、商家诱导程度和消费者相互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实验,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商家诱导评论对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评论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平台监管会降低商家诱导评论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商家诱导会显著影响购买型消费者的评论行为,提高其好评率;消费者相互作用会激励普通型消费者提高评论比率,表现为从众的特性。
其他文献
<正>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唯一不变的是营销的本质,即利他、需求管理以及为消费者创造价值。只有当营销回归其本质,以"利他"为根本,才能借助"人际线"进行营销活动,构建消费者画
针对发电设备的故障率和安全性指标的分析,利用事故树分析法、预先风险分析法和指标分析法研究了提高发电设备安全可靠性和减少故障率的具体措施、方法。基于安全系统工程原
针对300 mm舵控火箭靶弹进行数值模拟仿真计算,研究其气动舵外形(舵片安装位置、舵片面积大小、矩形舵片的长宽比或梯形舵片的后掠角)变化对全弹气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得出,为了
随着电?商务和移动社交产品的发展,社交电商作为?种新的电?商务形态?流?于当下,小红书以融合社区、内容、电商三元素的创新模式成为社交电商领域的头部产品。本?首先对国内外
为研究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的抗旱机制,利用聚乙二醇(PEG 6000)模拟50 g.L-1(轻度干旱胁迫)和200 g&#183;L^-1(重度干旱胁迫)2种质量浓度的干旱胁迫环境,分别处理1,3和5
伴随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自制综艺随之兴起;近年,以《中国有嘻哈》《这!就是街舞》《乐队的夏天》为代表的“圈层综艺”受到青年亚文化群体的追捧。“圈层”原是用以描述不同趣缘下的用户分众聚合现象,是一种以文化和身份认同为基础的亚文化社群。以某一圈层为目标受众的“圈层综艺”也常具有鲜明的亚文化属性,而社群成员身上体现的“亚文化资本”往往为节目所用,成为圈层综艺区隔于其他综艺节目的特质之一。本论文以“亚文化资
学位
目的分析山东省艾滋病职业暴露现状,以完善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山东省2010-2015年职业暴露情况。结果 2010-2015年山东省共发生116例HIV职业暴露,医生占41.4%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ESL)的写作存在多层面且复杂的语言表达困难,仅依靠机器自动的方法无法满足辅助ESL写作表达的需求,需要研究结合人的智能和机器智能的人机协同方法,增强ESL
胃肠道功能是消化系统最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而平滑肌是维持胃肠运动的基础,近年认为胃肠道既是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的动力部位,又是靶器官。所以,胃肠平滑肌运动的细
5G时代的到来,让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对于报纸、广播这类传统媒体的使用需求逐渐变小;相对的,对移动平板、智能手机的使用需求日益增加。人们阅览信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