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主流的消费方式,网络购物中消费者越来越看重由消费者评论所组成的商家口碑,商家基于此开展口碑营销,随着学者们对虚假评论识别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平台对商家虚假评论稽查制度的完善,商家口碑营销策略从水军、刷单等虚假评论转变为诱导评论。消费者购物评论行为受到自身特性和商家激励的共同影响,商家诱导评论呈现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点,针对商家诱导评论的研究较少的现状。本文分析了商家诱导评论的内涵,总结商家诱导评论的成因和模式,对比其与虚假评论的区别,通过问卷调研对商家诱导评论行为对消费者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利用计算实验方法建立电商平台消费系统,分析商家诱导评论对于消费者购物评论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工作和相关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结合国内外文献定义商家诱导评论,分析商家诱导行为的成因和模式。从商家、消费者和平台视角分析商家采取诱导评论的原因,将商家诱导评论的模式分为基于评论行为、基于评论内容和混合模式三类,通过对比虚假评论和诱导评论在主体特征、评论内容上的区别发现诱导评论内容由于来自于真实消费者,因此商家诱导评论具有一般评论的特征。此外,诱导评论虽然有固定的格式,但诱导评论内容由于评论主体的差异性表现出信息特征不确定的特点,这也增加了对商家诱导评论的判定难度。(2)结合理论研究和问卷实证分析,对商家诱导评论行为进行多主体建模,分析商家诱导评论对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评论行为的影响特点。设计调查问卷分析商家诱导评论中消费者受众的特点和消费者的购物评论行为,将消费者分为购买型、普通型和评论型三类,结合调查实证和诱导评论相关理论研究构建电商平台消费系统模型,对系统内各主体进行主体边界划分、主体属性描述及抽象和主体行为假设,以Netlogo仿真平台中飞蛾模型为基础,构建电商平台中商家诱导评论计算模型进行计算实验,从平台监管、商家诱导程度和消费者相互作用三个角度进行实验,分析不同参数条件下商家诱导评论对不同类型消费者购物评论的相关影响。结果表明平台监管会降低商家诱导评论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建立公平的竞争环境;商家诱导会显著影响购买型消费者的评论行为,提高其好评率;消费者相互作用会激励普通型消费者提高评论比率,表现为从众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