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淀粉样变性是由具有异常β片层结构的特殊异常蛋白质在细胞外形成纤维丝并沉积在不同组织和器官导致相应的组织破坏和相应器官功能紊乱的一大类疾病。目前已发现36种淀粉样蛋白,并根据不同的前体物质的来分型。载脂蛋白A-1(ApoA-1)型淀粉样变性是淀粉样变性的少见类型,仅占系统性淀粉样变性的0.2%。目前的文献报道多为散发病例,尚缺乏对该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治的系统性认识。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两例ApoA-1淀粉样变性并结合文献总结归纳ApoA-1淀粉样变性相关临床诊治规律。方法:选取南京总医院、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暨全军肾脏病研究所经肾活检确诊为ApoA-1淀粉样变性的2例病人,分析总结其临床表现、病理特点以及对治疗的反应,利用显微切割收集两例病人的肾活检标本的刚果红染色阳性的肾小球并行质谱蛋白组学分析,根据丰度最高的致淀粉样蛋白分析判断淀粉样变性的亚型,并选取癌旁正常肾小球标本作为对照。基因检测技术分析两例患者是否存在基因突变。并通过文献复习进一步分析ApoA-1淀粉样变性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对治疗的反应。结果:例1为64岁老年男性,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血清HDL和ApoA-1水平正常,肾脏病理改变为肾小球、间质及间质血管刚果红染色阳性,偏振光下呈现苹果绿双折光,肾间质多处ApoA-1阳性。肾组织荧光染色IgG1++、IgG3++、IgG4+,PLA2R荧光染色阳性,均于血管袢呈弥漫颗粒状沉积。例2为40岁中年男性伴阳性家族史,临床表现以肾病综合征和脾大为主,伴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和ApoA-1下降,肾脏病理改变为肾小球系膜区刚果红染色阳性,ApoA-1阳性,呈团块状弥漫分布。对淀粉样沉积物运用激光显微切割联合质谱蛋白组学方法分析显示ApoA-1是导致该两例患者淀粉样变性的原因。第一例患者基因检测未发现突变。对第二例患者行基因检测揭示了编码Trp50Arg突变体的ApoA-1基因突变。诊断明确后第1例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Pred)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第2例患者给予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及骨化三醇治疗。两例患者分别随访5月和2年,第一例患者蛋白尿水平下降、肾功能稳定,第二例患者蛋白尿水平无明显变化,并出现肾功能不全及肝酶升高。结论:ApoA-1相关淀粉样变性相对少见,肾脏是较常受累的器官之一,临床不典型容易误诊,有肾脏及肾外器官累及尤其是伴有淀粉样变性疾病家族史及血清HDL和ApoA-1水平下降时应及早行肾活检。由于不同的淀粉样变性的治疗不同,因此分型诊断至关重要。一旦诊断为淀粉样变性,临床表现辅以实验室检查如免疫荧光、对淀粉样物质的蛋白组学分析和基因检测可以对淀粉样变性的患者进行分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