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衡量一个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区域创新体系是一种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它强调区域内的各个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和资金、技术、制度、知识、商品以及人力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流动和最优配置。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往往最先在产业集群特征明显的区域形成。产业集群和区域创新体系已经成为当前区域竞争力研究中的两个焦点。浙江区域经济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以中小企业分工协作为基础、以专业市场为平台,形成了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特色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充分说明产业集群发展能够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交易费用的降低和区域竞争力的增强。然而,在能源和原材料涨价、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金融危机等特殊时代背景下,浙江区域经济出现了可怕的产业恐慌,很多企业陷入停产、半停产或倒闭的困境,连一些大型民营制造企业也是危机重重。浙江区域经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区域合作创新机制不健全、区域创新系统薄弱等问题充分暴露。在知识产权没有得到充分保护、创新环境还不够优化的特殊国情下,产业集群发展未必就能促进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本文基于产业集群发展视角,分析浙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的现状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政策性障碍,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优势和机会,深入探讨构建浙江区域创新体系的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