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90年代后期,英国女作家J·K罗琳相继推出了她的《哈利·波特》系列魔幻小说,立即风靡世界,并且在当代魔幻小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十年来,《哈利·波特》进入越来越多的学者的研究视野,其研究已经初具规模,且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纵观国内外对《哈利·波特》的研究现状,主要集中在儿童文学研究、奇幻表现形式研究、神话原型研究、叙事学研究和译介研究等几个方面,但对《哈利·波特》中的死亡隐喻的研究几乎没有。本论文以贯穿小说全文的死亡事件为切入点,用哲学视角对这一系列的死亡事件描写的隐喻进行解读。为欣赏《哈利·波特》系列小说拓展思路和开拓新的研究视角,从而帮助读者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导论,分析《哈利·波特》系列小说风靡全球这一现象,简要梳理国内外对《哈利·波特》的研究情况以及介绍西方死亡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和罗琳死亡观的形成。联系罗琳的坎坷经历,分析小说选取死亡主题的原因。第一章,通过对小说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死亡情节进行剖析,发现其内在联系,探索隐藏在这一系列死亡事件背后的成长主题。用死亡阐释生命的诞生,用死亡解读成长中最为关键的教育阶段和情感的变化与经历,罗琳用自己特有的视角解析人的成长历程,反映出她的人生观与成长观。第二章,主要分析哈利与伏地魔决斗死而复生的情节,阐释罗琳在其中所流露出的渴望基督教信仰回归的思想感情。自圣保罗将基督教传入欧洲一直到它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后,基督教就成为传统欧洲人的精神归宿。然而随着资本的泛滥,人们对于宗教信仰的态度随之变得淡漠。感官刺激与物质的追求导致西方社会危机重重,身陷其中的罗琳试图探索一条信仰回归的路。第三章,联系当代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崇拜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后果,解读小说中邪恶的代表伏地魔之死的寓意。通过对比小说中的魔法与现实中的技术之间的关系,得出魔法隐喻技术的结论。小说中伏地魔掌握最高、最先进的魔法,他的死亡背后暗示对无限扩大化的技术的否定。当代西方社会现代性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科学技术,文章揭示罗琳通过设计死亡情节对此进行批判的本质。最后,总结归纳本论文主体部分三章中所揭示的死亡情节背后的真正含义。无论是成长历程引申出的对个人奋斗的批判,还是对宗教信仰回归的渴望和对科学技术统治权的反思,都体现出西方现代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与矛盾,从而使读者从更深层次上解读小说《哈利·波特》所蕴含的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深刻反思。本文在分析《哈利·波特》中死亡隐喻的基础上,找到文本与现实社会的契合点,探索小说的进步意义。罗琳通过《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中死亡情节设计,揭示西方现代性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并试图探索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一是呼唤信仰回归;二是相信技术在正确的信仰指导下可以拯救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