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桑黄”来源菌之一鲍氏针层孔菌Phellinus baumii的鉴定、人工培养及优良菌株的选育进行了研究。针对“桑黄”基原物种混乱以及在“桑黄”的应用中,“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频频发生的状况,通过查阅大量的古代和现代文献,对“桑黄”的基原物种进行探讨,同时采用形态特征、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相结合的方法对7个不同来源的“桑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7个被称为“桑黄”菌株中,分别来自同属的三个不同物种,其中编号为SA01的菌株为P.linteus,编号为SA02、SA05、SA06、SA07的四个菌株为P.baumii,编号为SA03、SA04的菌株为P.gilvus。物种的明晰,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目前“桑黄”的野生资源短缺,但“桑黄”的市场需求量却在加大,因此在本论文中对鲍氏针层孔菌的固体培养,人工段木栽培、液体深层发酵等方面进行研究,以期通过人工培养的方法获取“桑黄”的子实体及其活性物质。研究结果表明鲍氏针层孔菌的菌丝在固体培养时,最适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在pH6、温度28-32℃,培养料含水量65%及黑暗的环境条件下最适宜菌丝的生长;在人工段木栽培中,观察到鲍氏针层孔菌的第一年生长过程中,经历了营养生长、原基形成、片状结构期、子实体形成期、子实体成熟期、子实体高温休眠期、子实体高温休眠后生长、子实体冬季休眠期、子实体冬季休眠后生长9个阶段,适宜的采收期为子实体成熟期,且成熟的子实体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活性;通过摇瓶试验,得到鲍氏针层孔菌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时,最优的碳源是葡萄糖,且葡萄糖含量为40 g/l时最佳,最优氮源是大豆蛋白胨,且大豆蛋白胨的含量为6 g/l时最佳,接种量、起始pH、温度分别为6%、6.0、28℃时,有利于提高鲍氏针层孔菌液体发酵所产菌丝体和胞外多糖的产量。这些资料的获得都将为“桑黄”的优质高产栽培以及开发利用等方面提供依据。在“桑黄”的人工培养过程中,发现鲍氏针层孔菌的菌株性状很不稳定、容易退化、不易控制产量和质量等问题。为此,本论文采用拮抗试验和基于ITS序列的比较,对“桑黄”7个菌株的遗传背景进行分析,并通过菌株之间的生长速度、液体发酵所得菌丝体和胞外多糖产量的比较,筛选出用于原生质体融合的亲本菌株SA02和SA04。在此基础上,采用双灭活标记、PEG诱导的原生质体融合方法,进行“桑黄”优良菌株的选育。经过筛选、初步鉴定,得到三个融合子R002、R003、R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