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模拟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至眶尖区的解剖学研究,为临床手术治疗眶尖区、前颅底病变、眶颅沟通病变提供解剖学参数及形态学依据,并对手术入路的优缺点、可行性、适应症进行分析。方法:将9具经10%甲醛固定的成人尸头标本固定在尸头架上,充分灌洗动静脉系统,再经红、蓝色乳胶完成动、静脉血管的灌注,应用硬质成角神经内镜(卡尔史托斯内窥镜)模拟经眶内侧至眶尖区及前颅底手术,逐层解剖观察,对经眶内侧手术通路可暴露的范围、解剖结构、重要解剖标志在神经内镜下观察,并测量相关解剖标志之间的距离。4例成人颅骨干标本用于观察入路相关的骨性结构,测量视神经管、眶尖区、前颅底等重要骨性标志的距离。将所得数据经统计学处理,以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结果:该组试验通过对骨性干标本的观察测量,了解重要骨性标志间的距离,为临床手术提供解剖学参数;通过在湿尸头标本上模拟眶内侧至眶尖区手术入路,对标本进行逐层解剖、观察,对该入路所涉及的眶、眶内侧壁、前颅窝底、眶尖区重要结构等进行观察,探讨手术入路涉及的路径、可到达的范围等。视神经管颅口呈水平椭圆形,宽度和高度分别为:6.24±1.05 mm、4.10±0.68 mm,视神经管眶口呈竖直椭圆形,宽度和高度为:4.80±0.84mm、5.50±1.20 mm,眶口四壁较厚称为视环,上、下、内、外壁厚度为:2.30±0.90 mm、1.78±1.20 mm、0.66±0.30 mm、6.70±1.58 mm,眶顶壁、眶内侧壁前后径及眶内侧壁厚度:54.28±6.64 mm、48.60±5.04 mm、0.28±0.12 mm,眶内侧前缘距离筛前、后孔距离:19.80±3.56 mm、33.80±0.84 mm,筛后孔距视神经管眶口距离:6.28±1.64 mm,筛板长度、宽度:18.62±4.04 mm、4.96±2.12 mm,眶前缘距视神经管颅口距离:49.80±4.56mm,盲孔到蝶骨平台前缘距离:32.80±6.84 mm。辨认眼眶内解剖标志:滑车、筛前孔、筛后孔、视神经眶口等;识别前颅窝底的骨性标志:筛板、筛骨网版、嗅窝底、鸡冠、蝶骨平台;神经内镜下对蝶窦内视神经管隆凸、颈内动脉鞍旁段隆起、颈内动脉斜坡段隆起、视神经颈内动脉三角、蝶骨平台、鞍底、斜坡等结构的辨识。结论:通过对眶尖区、眶内侧壁、蝶窦、筛窦、视神经管、前颅底等解剖学研究,对相关的解剖学标志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相关的解剖学数据及形态学参数能为眶尖区病变的显微外科治疗提供更多依据;神经内经下辨认蝶窦内的解剖标志有重要意义,视神经颈动脉三角是内窥镜下手术定位非常重要的标志。神经内镜下经眶内侧入路视野清晰、创伤小,能够对术区、术野重要的解剖结构更好的暴露,符合目前提倡的微创外科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