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五”时期我国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是环境污染加剧及能源资源消耗过大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如何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城市的资源占用情况,使我国真正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不仅引起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的重视,也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环境问题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缘由,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而环境问题中,和人们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就是城市的垃圾问题,城市垃圾已经越来越多地占用了我们有限的资源。如何处置城市垃圾以及如何尽可能地降低其对资源的占用,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难题。本文将垃圾对土地资源的占用与世界流行的环境压力指标相联系,用生态足迹来衡量沈阳市固态垃圾的资源占用情况。文中详细介绍了成分法生态足迹计算方法,并用此指标对沈阳市固态垃圾的资源占用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沈阳市1990-2005年固态垃圾总量均超过了400万吨,2005年甚至达到了689万吨;同时研究期内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均在50%以上,尤其近几年利用比例更是达到70%以上,主要原因跟沈阳市近些年来积极倡导二次回收利用的环保政策密切相关,同时也归功于人们日益增长的环保意识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万元GDP的垃圾产生量呈现稳步下降的趋势,说明沈阳市GDP的增长速度远大于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垃圾的生态足迹呈波动性增长状态,但是其生态效率却发生了从6.1到42万元/公顷的巨大变化,这反映了沈阳市较为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源,资源利用效率逐年提升。通过预测,得出沈阳市2006-2010年城市固态垃圾仍然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到2010年工业固体废弃物将会达到600多万吨,全市的固态垃圾总量将达到800多万吨,因此必须要有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垃圾产量进行资源化和减量化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