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研究者对人类和动物计时过程的兴趣大大增加,包括把动物实验中的实验方法和理论用于检验人类对时间估计的研究。主观缩短(subjective shortening)就是最初在以动物为被试的时间研究中发现并得到证实,之后以人为对象的一系列研究也发现这一时间的短时保持效应。主观缩短指的是,当在记忆中保持某个时距时,随着延迟时距的增加,在工作记忆中保持的时距主观上逐渐变短。
那么,该效应是否是人类时间记忆的独特现象,或者某些类型的非时距判断是否也会呈现出主观缩短?以往对非时间刺激的研究几乎都是以动物为被试,虽然一些研究发现了类似于主观缩短的效应,但所采用的刺激维度或从属于时间维度,或是动物理解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为了解决主观缩短的普遍性问题,揭示主观缩短的内在机制,本研究试图探讨与时间具有密切联系的空间维度——空间距离的短时保持效应。
在表征系统里,时间和空间的心理表征存在密切地联系,这使得两者在某些认知方面具有类似的现象成为可能,也为揭示某一现象的内在机制提供了途径。本研究以延迟—匹配—样本范式为背景,采用Wearden和Ferrara(1993)的变动标准法,即标准刺激随试验而变化,通过三个实验对两点间的距离(水平距离和垂直距离)和它们持续时距的短时保持进行了比较研究。
实验一探讨了水平两点距离和它持续时间的短时保持效应。结果发现,时距组和距离组在长试验中的平均正确率均显著增加,等试验的“长”错误数也均显著增加,表明时距和水平距离的短时保持都呈现出主观缩短;此外,时距保持组中,等试验的“短”错误数显著减少,水平距离组则没有,表明距离组的主观缩短效应不如时距组明显。
实验二对垂直两点距离和它持续时间的短时保持效应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时距组中长试验的平均正确率显著增加,且等试验的“长”错误数也显著增加,出现了主观缩短,而距离组中,只有等试验的“长”错误数明显增加,而主观缩短最重要的指标—长试验中的正确率没有变化,所以距离组不存在主观缩短效应。
实验三通过采用被试内设计,两类反应和增加等试验比例改变了实验程序,进一步检验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结果表明,“水平”时距、“垂直”时距和水平距离组中“长”错误数均显著增加,而只有垂直距离条件下“长”错误数没有明显变化,这说明除垂直距离之外的其余三种条件下时间的短时保持都旱现出主观缩短,得出与前两个实验一致的结果。
根据本研究的三个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水平两点距离的短时保持呈现主观缩短,表明主观缩短不是人类时间短时保持的独特现象;
(2)主观缩短的心理表征来自于视觉—空间画板,是刺激表征的水平方向的“心理直线”随延迟变短所致;
(3)量的累积性可能是产生主观缩短现象的刺激表征的关键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