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GF-2、bFGF核转位机制的初步探讨

来源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guang_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KGF-2、bFGF核转位机制的初步探讨 KGF-2和bFGF同属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家族,它们都是多效能的细胞因子,在许多重要的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这些过程包括细胞分化、增殖、血管生成、肿瘤发生、损伤修复、胚胎发育等。目前关于它们发挥作用的分子机制还不是十分清楚,我们根据分子生物学原理,结合基因重组、酵母双杂交、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细胞培养等方法对KGF-2和bFGF相互作用蛋白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可概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采用PCR方法,从人胎肝cDNA文库中成功钓取了KGF-2和bFGF基因。 二、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2筛选KGF-2和bFGF的相互作用蛋白。构建KGF-2和bFGF的诱饵蛋白载体pAS2-1-KGF-2和pAS2-1-bFGF并分别转化至酵母宿主Y190,对KGF-2和bFGF自身的转录激活活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KGF-2和bFGF自身不具有转录激活活性。通过对胎肝cDNA文库的筛选,得到了2个与KGF-2存在相互作用的蛋白。序列分析和同源检索表明:它们分别为未知蛋白PR02605和人核糖体蛋白L22(RPL22)。文献检索显示它们都是新发现的可能和KGF-2发生相互作用的蛋白质。目前对RPL22了解较多,它含有三个结构域,分别是N-结构域、I-结构域和C-结构域,在RPL22的N端有一个经典的核定位信号。KGF-2与RPL22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是其进入细胞核的途径之一。 三、利用哺乳动物细胞双杂交系统在COS-7细胞内验证了KGF-2与人核糖体蛋白L22间的相互作用。 四、利用外源性KGF-2和bFGF刺激NIH/3T3细胞,观察人核糖体蛋白L22基因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KGF-2和bFGF作用于细胞后使RPL22基因表达水平升高。
其他文献
随着硅集成电路技术和无线通讯市场的快速发展,以系统级芯片为趋势的硅基射频集成电路(RFIC)逐渐以低成本、低功耗等优势崛起。电感作为重要的无源器件,在电路中可实现阻抗匹配、可调谐负载、反馈、滤波等功能,在RFIC单元电路如低噪声放大器(LNA)、压控振荡器(VCO)、混频器(Mixer)、滤波器(Filter)、功率放大器(PA)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设计和优化已成为整个电路成功设计的关键之一
为了适应异构网络及其时变的传输条件,视频服务器需要提供不同质量、不同尺寸和不同比特率的视频流。通常,对特定的设备或带宽,必须重新编码或转码得到新配置下的视频流。这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社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压力依然巨大,3月18日下午,省农机技术推广站党支部组织28名干部职工来到燕山路社区,开展服务社区·战疫有我志愿服务活动.
期刊
本文旨在研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human immunodificency virus 1,HIV-1)Tat蛋白协同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对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