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久以来,对知识内容的讲解一直就是中学理科教学的重点,应试教育更是把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视为头等大事。实际上,知识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同等重要。经过大量的文献阅读与研究,本研究提出了表示知识外在书面表示形式的”表征模型”概念,此概念可以视为广义上的”模型”概念。本研究以国际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趋势、模型在科学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国内教科书表征模型的研究情况为研究背景,并且充分研究与改进了哈里森(A.G.Harrison)和揣古斯特(D.F.Treagust)在1998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及的表征模型分类体系,将该分类体系的表征模型数量扩大为九种,并对每一种表征模型的操作性定义进行改进和完善,利用已经”本土化”的表征模型分类体系对中美两套高中物理教材的知识内容进行文本分析,揭示文本中知识的外在表现方式。研究结果如下:1、中美两套教材在各自的十二个内容专题中,出现的表征模型类型与表征模型和数量各有不同;2、在各个物理知识内容专题中,磁场专题、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专题、运动学专题,这三章专题中美双方表征模型数量和类型出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专题无显著差异性。3、每一个专题的每一种表征模型,在相应专题知识点上出现的频数分布方面,分子动理论和热力学定律专题以及运动学专题的尺度模型,在数量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其余专题表征模型的数量分布无显著差异性。4、整体上,中美双方表征模型的类型和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具体体现在尺度模型、特征示意模型、数学模型、理论模型等四个表征模型数量中方多于美方。本研究的讨论部分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角度展开讨论,教师可以利用表征模型加强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可以利用表征模型加强对知识点理解,知识的表征方式对知识内容的展示和理解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形式也是掌握内容的关键。另外,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也可以利用多种表征模型来更好的展示知识点的内涵。本研究进一步研究的建议,笔者认为,可以将本研究工具应用于关于表征模型的教学实验中。还可将本研究的学科领域扩大,对化学、生物学科也可以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