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的一位文人学者,其学识思想对当时的文坛,都有一定的影响。作为宋遗民词人,他的遗民情结深重而复杂,这种心态在他的词集《须溪词》中也有诸多的反映。本文立足于《须溪词》,并参考刘辰翁的其他文体,结合文史哲有关资料,尝试从遗民心态的表现、特征、心态溯源和遗民心态的再认识入手,对《须溪词》中刘辰翁的遗民思想心态进行多侧面的探讨和阐释,以期能见出这位宋元交替之际词人学者的精神原貌和历史定位。全文共分以下四部分: 首先选取了四类遗民心态,作为探讨刘辰翁遗民思想的窗口:怀京旧物、登高怅惘、元宵怀想、自省反思。认为这是刘辰翁遗民心态中最集中和有价值的部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思想情感。其次,作为宋遗民词人,刘辰翁的遗民心态既有历史继承性的一面又明显具有自己的特征。从历时的角度分析,相对同是遗民的元好问,他的遗民心态凝聚的民族情感更为凸显,而其人生价值取向也更趋向尚节;从共时的侧面探讨,相较周密的词作心态,刘辰翁的遗民心态愤激之中不失进取,而他对国事感怀的深厚直切性比同期的词人周密更为突出;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刘辰翁在他的《须溪词》中以沉拙之笔反反复复表现自己亡国遗民之苦楚的痛彻性,这一特征也是同期遗民词人周密心态所缺乏的。刘辰翁遗民心态为什么会呈现如此面貌?考本溯源,认为主要可从四方面加以探讨:地域生活文化环境、时代变迁和宋末文人的感召激发、思想潮流——儒道佛思想的影响,以及贯穿其中的人生历练。这四个交叉融会的因素共同左右着词人的遗民心态的流变和特征。刘辰翁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江西,他的思想不可避免地深受江西自然地域和人文环境的熏陶。这是他的遗民心态酝酿而成的一个外围条件。时代变迁和宋末文人的感召激发也是促成他遗民思想心态产生的一个契机。当然,刘辰翁自己的独特人生历练是心态形成的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最后,刘辰翁的遗民心态从其思想构成源分析,主要又是受当时整个社会思想潮流——儒道佛思想的影响,其中尤以儒家正统思想的濡染为主。最后,心态作为一种移动变化的思想心理活动,它的发生发展变化都有一个衍变过程,刘辰翁的遗民心态也有这样一个动态流变过程,虽然他的变化没有明显的时间段,但透过词作还是能找到些许痕迹。大致前期家国观念强烈,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秩序的逐步安定,遗民的爱宋情结渐有消解,民族情绪也渐有淡化。刘辰翁虽没有出仕新朝,但也曾流露出向往功名富贵和出仕的心迹。这些与他的主流情感思想有些相左的心态也是时代社会环境变化的结果,它进一步加剧了词人心态的复杂性和矛盾性。然而我们认为这些异质无法抹杀《须溪词》的总体精神风貌——遗民之思和亡国之痛;刘辰翁最终没有出仕新朝,不失一个宋遗民的历史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