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英语学习中,《英语课程标准》(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要求学生掌握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而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它是学生获得外语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正如卡莱尔所说的,学习外语的最重要的目的是学会阅读。然而,对于多数学生来说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是很困难的,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情况更糟。除了新词和语法障碍外,农村学生往往缺乏诸如文化知识、地理知识、科学知识等常识。因此,他们难以从阅读材料中获得准确的意义和信息。于是,作者试图探索如何有效地把图式理论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以期能通过利用图式理论改善英语阅读教学进而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图式理论起源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格式塔心理学(the Gestalt psychology),其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心理学家Bartlett,他在其《记忆》一书中对“图式”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图式是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或对过去经验的积极组织。”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图式理论已经成为阅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明确指出人们是通过激活大脑中相关的图式来理解新信息的。国外很多学者和研究者对图式理论进行了广泛研究,这些研究表明运用图式理论能够有效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然而国内对图式理论的研究现在主要是在大学里开展的。而在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还很少有这方面的研究,尤其是在农村中学很少有人关注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作为一名农村中学的英语教师,作者有幸在山东师范大学攻读教育硕士学位,在学习期间作者阅读了一些关于图式理论应用于外语阅读教学的书籍和学术文章。面对农村中学不容乐观的英语教学现状,作者借助于图式理论的支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试图探索图式理论是否适用于农村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以及如何利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扩大知识面进而提高阅读能力、促进农村中学的英语阅读教学。初三年级二个班32/33名学生在2006年9月-12月参加了这次实验。作者把这两个班分为一个实验班和一个控制班。实验班用图式理论指导英语阅读教学。控制班采用常规教学方法。收集数据的途径主要包括客观的前测和后测成绩,调查问卷;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分析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阅读成绩比控制班提高幅度较大;实验班高分组学生和低分组学生都在实验中取得了显著成绩。实验证明,在农村中学,以建立和激活学生图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拓展他们的阅读策略,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作者认为在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以图式为导向的阅读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可操作的。希望本研究能够对促进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有所帮助,对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