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最大限度地发挥幼儿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形成共同的研究结果的行为。与传统教学相比,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突出了幼儿的主体地位,为小组成员的相互沟通、支持与配合提供机会,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和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其更加充分地展示并发挥创造潜能。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指引下,幼教工作者从观念上基本认识到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践中由于种种因素,幼儿小组合作学习却往往被忽略了。如何把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念转化为一线教师可以操作的实践已经成为幼儿园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以一线的幼儿园教师为合作伙伴,以4~6岁幼儿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哲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目标结构理论为理论基础,在现场观察和访谈收集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和案例分析,从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行为的背景、主题、组织、类型和结果五个不同维度呈现出幼儿小组合作行为的特征。研究发现:幼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虽然是主体,但更多的时候处于被动的地位,而教师却成为主动者,控制着合作行为的开启,左右着幼儿的行为;幼儿的小组合作学习行为随年龄的增长而呈现逐渐提高的趋势;对合作能力的培养以及合作技能的提高应成为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同伴间心灵的沟通和默契是幼儿人生的一个重要能力,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而不是妨碍这种沟通和默契,是让幼儿真正认识到自己和同伴的价值而不是感受教师的不当权威。针对这些问题,研究者提出了一些培养4~6岁幼儿小组合作学习能力的建议。如采用多种措施,创设良好的合作情境;指导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方法,促使产生其高效的合作行为;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师角色等。本研究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论,提升教师对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为教师培养幼儿合作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在提高对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对幼儿发展理解的基础上,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为幼儿园的实践工作提供相应的教育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