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IPO后经营业绩变化趋势及成因研究——以98IPO公司为例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82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以1998年中国发行新股公司(IPOs)为样本,探讨了上市公司IPO后经营业绩变化的趋势及成因.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存在着IPO效应,即公司上市后出现的明显业绩下滑现象.研究认为,上市前因改制引起的盈余管理和募集资金及其使用过程中的委托代理问题,是中国上市公司IPO效应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首次全面在对中国上市公司IPO后的业绩变化趋势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不是单纯着眼于单一因素分析,而是对IPO后业绩下滑成因进行了系统地分析.并建立了一个影响业绩变化因素的回归模型.得出了关于非完整公司盈余管理行为以及关联购并、资产评估等方面的独特结论.还根据研究的结果,提出了证券监管实践中抑制上市后业绩下滑的措施,对实践具有比较现实的指导意义.作者以1998年IPO公司为样本,通过对上市前三年和上市后三年的业绩进行对比分析后表现,上市后营业收和投资均呈现上升态势,但未经调整的单项业绩指标和综合业绩指标均比上市前下降,除1998年与1999年无显著差异外,未经调整的业绩指标1998年比上市前以及2000年比1999年均呈现下降态势.然而在经过各年所有上市公司当年业绩平均数调整后的单项业绩指标和综合业绩指标检验后发现,上市后业绩明显下降,而且有逐年下降之势.国外研究文献认为,委托代理问题、上市时机选择和上市前的盈余管理是上市后业绩下滑的三个主要原因.国内研究认为,不同行业公司上市前后业绩变化模式各不相同;上市导致的股权结构变化以及管理层持股变化影响上市后业绩;上市前的盈余管理也是上市后业绩下滑的重要原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上市后业绩下滑原因的综述以及对98IPO公司上市前的制度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分析,该论文提出了改制引起的盈余管理及募集资金使用过程中的委托代理两项主要成因假设,并逐一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上市后业绩下滑幅度与募集资金量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募集资金量与上市后业绩下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根据实证研究的结果,该论文还建立了一个多元回归模型.回归模型也较好地解释了业绩的变化.文章最后指出,推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改变续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提高非完整公司的上市门坎,严格控制募资量,提高再融资过程中募资投入方面的要求,对募资投向的监管遵循市场化原则,是抑制IPO后的业绩下滑的重要措施.文章结尾部分还分析了研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其他文献
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是我国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对于促进干部自我发展、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巩固民主政治体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公平实现具有
由于当前的技术和知识水平的限制,环境成本核算尚未进行深入研究,更谈不上有系统理论的形成.但是,当前治理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又迫切需要环境成本理论作为指导.在借鉴他人理
期刊
品牌定位是品牌战略的一个核心内容,是创建品牌的基础与保证,而准确的品牌定位是建立强势品牌的必要前提.该文在广泛收集有关品牌定位的文献资料的前提下,首先分析了品牌定位
2011年6月,国家把微型企业从中小企业中划分出来,微型企业与中小企业相比,自身条件更弱、企业寿命更短、对社会化服务的依赖性更强。微型企业在反贫困、吸纳就业、推动地区经
该文系统地对中国的大卖场业态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中国大卖场业的健康发展有所帮助.该文主要分两大部分,前面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零售行业概况,接着进一步介绍了大卖场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