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口语测试在二语教学领域中是一种常见的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口语成绩测试既能考察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口语产出能力,也对教师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在目前的口语成绩测试题型中,“成段表达”是考察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常见且分值较高的题型。本文对汉语教师在口语成绩测试“成段表达”题型中的评分结果与评分过程进行分析,以了解评分教师的评分现状及其特点,是否可以准确区分学生的语言水平。本文邀请10名汉语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语测试在二语教学领域中是一种常见的形式,也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口语成绩测试既能考察学习者的学习效果与口语产出能力,也对教师教学具有导向作用。在目前的口语成绩测试题型中,“成段表达”是考察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的常见且分值较高的题型。本文对汉语教师在口语成绩测试“成段表达”题型中的评分结果与评分过程进行分析,以了解评分教师的评分现状及其特点,是否可以准确区分学生的语言水平。本文邀请10名汉语教师在无标准的情况下对15份随机选取的学生录音进行评分,并对评分过程进行汇报。通过SPSS和EXCEL对评分结果进行分析并以学生的录音样本中的语言区别特征量化分析以观察评分教师评分的有效性,通过NVivo11对评分过程中的评分依据进行编码,考察评分教师的评分过程。研究中发现:其一,未受专门培训的评分教师间的信度较高,评分结果与考生的语言区别性特征较为符合。在区分考生语言水平上,评分教师对表现较差的考生评定比较一致,对表达的流利性与准确性判断相对准确,在复杂性与连贯性上则有欠缺。其二,评分教师使用的评分依据基本一致,均从语言表达、内容表达、整体听感和逻辑层次四大维度进行评分,而听感与语言运用相对更容易被评分教师感知。对于部分评价依据,评分教师的解读不同。其三,评分教师根据考生口语产出的顺序不断改变关注焦点进行相应的评价,出现以不同依据评价不同考生的情况。还存在一些非考生语言表现的因素影响评分结果。评分教师在测试前中后存在着情感冲突、难定标准、晕轮效应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评分的主观性。根据分析结果,本文为汉语教师,特别是经验尚浅的汉语教师口语成绩测试评分提出一些建议,期望能够增强评分准确性与测试的公平性,从而更好地发挥成绩测试的效用。
其他文献
“重融资、轻回报”是中国资本市场自成立便存在的特点,在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变迁近三十年后,“融资者强、投资者弱”情况依旧顽存,普遍存在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缺乏稳定性、连续性和支付水平较低的现象。为了改善上市公司分红的分红现状,证监会在2001、2004、2006、2008和2013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半强制分红政策,挂钩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资格与现金股利派发行为。目前,虽然上市公司股利支付意识在不断提高,但股利分
趣味性作为编写语言教材的原则之一,尤其是针对少儿的语言教材,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大区赫雷斯孔子课堂的中国教师团队,编写了一套具有本土化特色的少儿汉语教材《十二色汉语笔记》,弥补了该地区缺乏本土少儿汉语教材的情况。编者依据当地教学的实际需求,考虑到少儿汉语学习者的学习特点,着力体现出该套教材的趣味性。该篇论文依托刘颂浩的趣味性研究框架,结合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该套教材的语言趣味性
趋向补语是一个很重要的语法点,同时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难点。本文以教材中趋向补语的编写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泰国人学汉语》和《体验汉语基础教程》(泰语版)这两套教材作为考察对象,从趋向补语在具体课文中的语法项目数量、重现情况、编排顺序和趋向补语在注释中的讲解内容、讲解方法以及趋向补语在练习中的题量、题型这些角度出发展开研究。文章使用了统计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经过全面考察和论证,得到以下结
高一阶段以记叙文为写作教学重点,在记叙文写作中,人物描写又是至关重要的,它的写作水平直接影响着一篇记叙文的整体效果。但目前高一记叙文写作教学对此尚未重视,学界的相关研究也较为薄弱。因此,本论文主要选取高一记叙文写作教学中的人物描写进行研究。本论文借助调查问卷的形式,分析所在学校开学初高一学生记叙文人物描写的写作现状,发现学生在人物描写方面的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知识不系统、缺少写作素材、特征选取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