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执政党而言,民间组织既是执政党长期执政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一定条件下,也对执政党的执政合法性基础和社会基础提出挑战。有效开发民间组织资源是执政党提高社会整合能力、巩固执政地位的内在要求。执政党要从构建和谐社会、提高执政能力的战略高度,认识和把握与民间组织的关系。不仅要和民间组织建立联系,而且要善于将民间组织的资源整合到党的执政体系之中。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的基本关系架构为研究主题,力图揭示两者的互动逻辑与关系形态。论文共四章,十六节。第一章,绪论,分为三节。简要阐明研究的目的和现实意义,梳理国内外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介绍研究的方法、写作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关系分析,分为四节。从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区别与联系入手,力图全面、客观的阐述民间组织对执政党的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分析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现状。在此基础上,顺理成章地揭示出执政党与民间组织之间应该具有的理想关系,即: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并分析了理想关系与现实关系之间的差异。第三章,上海市普陀区处理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的实证分析,分为五节。首先介绍了上海市民间组织的现状,然后从分析普陀区民间组织发展以及民间组织党建工作的现状入手,认真总结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并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重点介绍了普陀区最新的一项探索实践——民间组织枢纽式管理,并从中总结出启示:依托民间组织服务中心建立民间组织管理枢纽,并相应建立党的基层组织,是加强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营造党和民间组织之间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的有效途径。从而为文章从理论研究到个案分析的过渡架设了桥梁,在整篇论文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第四章,实现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合作互动关系对策设想,分为四节。执政党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互动关系不是自发形成的,有赖于执政党对民间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开发。本章借鉴对普陀区处理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实证分析得出的启示,提出了四个转变的对策。一是正确把握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使党的建设从全覆盖向扩大覆盖面和联系面并重转变;二是加快转移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心,使基层党的建设从单位党建为重心向社区党建为重心转变;三是科学定位民间组织中党组织的功能,使民间组织党建工作从加强管理向注重领导转变;四是切实理顺党对民间组织的领导管理体制,使价值取向从严格控制向培育服务转变。本章从理论回到实践,使整个课题的研究相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