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语言教学已经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其情感目标是为了促进学习者个人的全面发展。在此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对黄石理工学院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口头交际方面做了研究,以探讨外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对口头交际的影响。 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为了交际。所以,如何提高学习者的口头交际能力是每个语言教师面临要解决的问题。在中国,口语学习一直是学习者的薄弱环节,我们有必要研究是哪些因素阻碍或促进了口语学习。语言教学界人文主义支持者Stevick(1980)认为,成功较少地取决于教材,教学技巧和语言分析,而更加依赖于课堂上个人的内在状况及人与人交往中的某些因素,即情感因素。 本文利用问卷调查和定量分析的方法试图探讨如下问题:(1)情感因素和口头交际能力有什么联系?情感因素之间有什么关系?(2)哪些情感变量对大学生的口语水平具有预测能力?(3)口语好的学生和差的学生在各情感变量的表现上有什么显著差异?口语好的学生在英语学习情感表现上具有什么特点?本文对随机抽取的103名黄石理工学院英语专业大二的学生实施了大学生英语口头交际情感因素问卷调查。该问卷涉及8个情感变量:动机、态度、自尊心、焦虑、冒险心、移情、抑制和性格的内外向。 由于是英语专业的学生,几乎所有的被调查者对口语学习都有着积极的动机和态度。因此,在后面的研究中,动机和态度对学生口头交际的影响因素可排除在外。我们用SPSS对其他6个情感变量和口头交际能力之间的联系,以及这几个情感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了相关系数分析。我们把学生的口试成绩作为因变量,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根据学生的口试成绩,从103名学生中分别抽出口语好的和口语差的学生,然后用T-test检验他们在英语学习情感因素上的差异。相关系数分析表明:焦虑、自尊心、抑制对口头交际能力有很大的影响,这三个因素之间也关系紧密;冒险心和抑制之间的相关性也很强。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学生的焦虑感(方向相反)对学生的口语水平具有较强的预测⑧硕士学位论文MASTER’5 THESIS力;T一test检验表明口语好的和口语差的学生在焦虑、自尊心和抑制等情感因素上表现出显著差异,在冒险心和移情度方面也有差异,同时性格的内外向不具有显著意义。由此,我们似乎可以得出结论,口语好的学生的情感特点是:自尊心高、具有一定的冒险心和移情度、焦虑和抑制少。 作者认为,口语教学的目的不只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促进学生作为人的发展。为此,教师应该在英语教学中将情感和认知两方面紧密结合起来。关键词:情感因素;口头交际;人文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