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悬浮颗粒的混凝特性及絮凝体形态学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2009sh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考察无机悬浮颗粒体系的混凝过程,研究絮凝体的构造特征,本文通过PDA2000对无机悬浮体系的混凝进行光学在线监测,运用电视显微摄像仪对絮凝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形态学特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对胶体颗粒碰撞机制及混凝动力学作了初步探讨。 实验结果表明:无机悬浮颗粒体系的最佳混凝pH值在7~8之间,在硫酸铝和PAC混凝剂条件下的最佳投药量分别为1.875mgAl/L和1.5mgAl/L,两者对浊度都能达到90%左右的去除。硫酸铝和PAC情况下的混凝机理没有本质差别,在低投药量时,压缩双电层和吸附电中和是主要的混凝机理,在高投药量条件下,则是卷扫絮凝起主导作用。 通过对混凝过程的在线监测和对PDA输出信号FI曲线的数学解析表明:FI曲线综合反映了悬浊液中胶体颗粒浓度和颗粒粒径,混凝剂种类和投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FI曲线形状,FI曲线的特征值与絮凝体平均粒径和浊度去除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在振幅最大处,浊度去除率达到最高,絮体平均粒径最大,该条件下对应的投药量为最佳投药量。 对絮凝体形态分析表明:絮凝体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都随搅拌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并最终趋于稳定。随着投药量的增大,絮凝体分形维数的变化较小,但絮凝体平均粒径显著增加;当投药量过高时,网扫絮凝作用下的絮体结构松散,抗剪切能力差,具有较小的平均粒径和分形维数。在PAC条件下形成的絮凝体最大粒径达到0.45mm,分形维数在1.65左右;而在硫酸铝条件下絮凝体最大粒径为0.3mm,分形维数在1.78左右。
其他文献
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价值工程方法原理、给水管网设计和运行评价的价值工程方法、给水管网功能分析、价值分析、功能评价,并初步建立给水管网设计与运行评价价值工程方法体系
本文主要研究在氯化物环境下未开裂混凝土中钢筋腐蚀机理并建立预测钢筋腐蚀速度的模型。首先分析了氯化物在混凝土中的传输机理;然后分析了干湿交替环境下混凝土中氯化物引起
土工格室是一种新型的土工合成材料,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的各个领域。本文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结合兰州312国道上的现场试验与MARC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对土工格室柔性结构层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城市用地的紧缺,高层建筑物越来越多,为了监视建筑物在施工的过程和使用中的安全,需在施工过程及使用过程中对其进行变形观测;另一方面,为了进行科学研
该文以结构随机地震反应分析用的随机地震动为切入点,在归纳和总结国内外随机地震动模型的基础上,采用有限元方法,进一步探讨了考虑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后的结构有效随机地
软土在我国广泛分布,它抗剪强度低变形大,如果处理不当,地基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我国铁路和公路建设中,线路经常要穿过软土路段,为了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正常使用,对软土路基
近年来,各地相继出现了一些建造在高层建筑上作装饰用或某些特殊用途的钢结构塔楼.国内外关于高楼顶加钢塔结构体系的研究很少,更缺少系统性的研究,也无设计规范可供参考.因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刚性钢框架梁柱连接具有极好的抗震性能,因此广泛应用于强震地区.但1994年的Northridge地震和1995年的阪神地震改变了人们的看法,地震中梁柱连接发生了脆性
为准确评定新建工程结构质量和在建结构服役能力,人们希望能够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工程结构的当前性态.工程结构系统识别技术利用动力检测得到的结构动力响应测量信息实现对结
场地的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是抗震安全性评价和结构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基本因素之一.对于均匀水平土层已没有困难,而对复杂的场地土层来说,土层的地震反应分析则是当前研究的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