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西藏史前时期石构墓葬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enze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运用类型学和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对西藏史前时期的石构墓葬进行分区、分期、文化类型的研究,系统梳理了西藏史前石构墓葬的文化内涵、类型特点,并探讨其文化源流与族属等相关问题。本文首先总结了西藏史前石构墓葬的发掘和研究概况,总结过去研究的不足,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研究,概述如下:一、西藏地貌广大,地理环境各有不同,尤其在史前时期,地理环境的差异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本文根据地理环境的差异,将西藏分为三大自然区域,即藏东、藏南、藏北三大区,并分析了这三大区域内史前石构墓葬的分布情况。二、本文通过分析各区域内主要墓葬随葬遗物并结合相关测年数据,认为西藏史前石构墓葬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末期,藏东和藏南东部地区较早出现石构墓葬,藏南西端和藏北地区的则稍晚才出现石构墓葬。西藏石构墓葬史前可以初步划分为早晚两大发展阶段,早期阶段从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夏商时期,石构墓葬随葬器物以石器、陶器、骨器为主;晚期阶段从西周早期至隋唐以前,随葬器物中开始出现金属器,并且石器、铜器、铁器混杂出现。三、本文主要根据随葬遗物的特点,将西藏石构墓葬划分为不同的文化类型。早期阶段的石构墓葬的文化类型有藏东的小恩达类型和藏南东部的林芝类型、藏南中部的曲贡早期类型;晚期阶段石构墓葬的文化类型有藏东香贝类型、藏南中部的曲贡晚期类型、隆子类型和藏南西部的皮央·东嘎类型。藏北地区的石构墓葬在晚期阶段才出现,由于缺少遗物的分析,尚不能确定其文化内涵。通过各文化类型文化内涵的纵横比较可知,西藏史前石构墓葬早期各类型还是处于比较独立的发展状态,虽然相同的墓葬形制交互存在,但器物特点却不一样;发展到晚期阶段时,石构墓葬的分布范围总体上在扩大,西藏石构墓葬的文化面貌的整体呈现藏南西部、藏南中部、藏东地区三大地域独立发展又相互联系的特点。四、本文运用文化因素分析的方法,通过西藏各区石构墓葬与周邻相关遗存的研究,结合西藏内部各文化类型的纵横关系研究的结果,认为西藏不同区域的石构墓葬有不同的族属和起源。
其他文献
<正>金融危机仍在全球蔓延,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技术理性,包括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电子媒介的反思越来越深入。被誉为"拯救了世界的人"——美联储前主席艾伦·格林斯潘(Alan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方法 2003年4月~2009年6月,选择2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10例、肝右叶一级胆管结石1例),全麻下行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看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有机系统,绩效管理在这个有机系统中占据着核心的作用
目的:了解国内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治疗现状,调查有明确循证医学证据的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并分析与用药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借助一项国际多中心大规模临床试验在中国实施
媒体报道可以揭露企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外部信息使用者与公司之间的信息更加对称。而注册会计师作为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之一,审计准则中规定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上市公司出具
泥页岩地层岩性复杂,非均质性强,利用常规测井交会图法识别岩性往往具有多解性和不确定性。依据主成分分析理论,建立多条测井曲线的主成分计算模型,主成分Y1,Y2,Y3的累积方差
ST段是指QRS终点到T波起点的时间间期,反映了心室复极早期内外膜电位差.ST段一般位于等电线上,无明显偏移.临床上对ST段的偏移有正常范围界定:任何导联ST段下移应≤0.05 mV;V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大学生闲暇教育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目前大学生对闲暇教育的认识还不 够深入,存在单一性、功利性等特点.很多高校对闲暇教育的概念还不甚明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海绵状血管瘤剥离术的可行性。方法 2009年11月~2014年2月对25例肝海绵状血管瘤行区域性肝门血流阻断,使用电凝刀、超声刀等进行切除,创面采用喷洒止血凝胶
岭南文化务实、兼容、世俗、创新,为现代首饰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设计素材和精神文化源泉。本文重点分析了岭南元素中建筑造型和广彩中色彩,以及在纹饰中各种纹路在首饰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