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钱江晚报》的科技新闻看科技报道的新思维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aia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新闻作为专业新闻报道的重要类别之一,已在当今社会新闻传播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受众对科学知识需求的激增、媒体间同质化竞争趋势的加剧,以及各类媒体发展的主流化追求,都为科技新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科技新闻也因此成为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和竞争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钱江晚报》的科技新闻在报道领域、报道理念、报道手法等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在科技报道领域留下了不少亮点,“神舟”报道、霍金报道、院士专访等一系列成功的科技新闻报道案例背后,折射出的是《钱江晚报》近年来在科技新闻报道领域内的全新理念和成功尝试。2003年10月改版后,《钱江晚报》更是从报道领域、信息来源渠道和新闻策划等方面对科技新闻报道进行了全新的探索。 本文以《钱江晚报》科技新闻报道的重点案例分析为主,辅以杭城其他几家都市报对科技新闻处理方式间的比较,分析探讨《钱江晚报》科技新闻的传播途径和传播效果。“凡是有重大科学事件发生的地方,《钱江晚报》的记者都应该在现场”,《钱江晚报》的科技新闻以宽广的报道视野、丰富的信息来源渠道和先进的新闻策划理念,走在了同类报纸科技报道的前列。 然而,作为一个先行者,《钱江晚报》的科技新闻在实践操作中仍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如:如何处理独家报道与真实性、科学性间的矛盾,如何处理“宏观科技”与“微观科技”的矛盾,如何解决“信息”与“观点”间的问题等。这就需要《钱江晚报》借鉴国际惯用的“同行评议”原则,并以“读者本位”的报道思路将科技新闻现有的资源优势扩大化。
其他文献
中国的当代景观设计仍然在传统的范例和国际的范例之间探寻其自己的风格.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做的项目展示了当代的、同时又是自己的设计语言,彰显了全球化背景下当
美国新闻媒介享有宽松的环境和广泛的自由,他们几乎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任何事情。新闻媒介甚至被誉为立法、司法、行政之外的“第四权力”。在这种自由表象的迷惑下,让人感觉美国
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报业经济逐渐成为中国新闻传播理论界的热门话题。特别是2005年,中国报业经济发展遇到“拐点”,20多年来报纸广告首次出现负增长,但同时,数字媒
1988年台湾终于解除实施了长达四十年的报禁,报业从此走向自由市场的竞争道路,直至90年代,《联合报》与《中国时报》挟着长久的经营与雄厚的势力,与有财团支持的《自由时报》发展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传播逐渐形成主流文化、大众文化、精英文化三元文化共生的局面。三种文化因其分别代表的权力、资本、知识而融合嬗变,关系微妙复杂。二十多年来,三
期刊
我国的新闻类期刊是一个极具发展潜力的事业。但是目前由于多方面原因,其发展尚处在探索阶段。与国内非新闻类期刊,如时尚类的,文摘类、文化生活类期刊相比,在总量和规模等方面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