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LN诊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认识到,血管病变已成为影响LN临床、治疗选择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LN的诊治中不能忽视血管病变的作用。由于以往对其研究较少,加之病例数量相对有限,尤其LN伴TMA大多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往往造成患者死亡或随访时间较短,血管病变对LN的影响缺乏长期、大样本的随访研究。为了进一步加强对LN各型血管病变的认识,从而指导治疗、改善预后,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22例IV型LN患者的临床资料,再次对LN伴不同类型肾间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加以总结。由于各型血管病变中,LN伴NNV或TMA病变患者的病情较重,治疗较为棘手,是目前LN治疗的难点之一。因此,对伴有上述血管病变的LN患者应采取更为针对性的治疗,而有效的免疫抑制剂治疗一直是LN患者取得良好疗效并防止复发的关键,因此我们对上述血管病变的治疗作了相关的研究,并对其治疗机制也作了进一步的探讨。
本研究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狼疮性肾炎伴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及预后特点
研究一、Ⅳ型狼疮性肾炎伴肾间质血管病变的临床特征
目的:强化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伴不同类型肾间质血管病变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认识。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2006年5月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经肾活检诊断为Ⅳ型LN(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伴不同类型肾间质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
结果:Ⅳ型LN共822例,资料完整的713例,无血管病变334例(46.8%)、血管病变379例(53.2%)。各型血管病变发病率依次为:动脉硬化型(AS)26.37%、免疫复合物沉积型(IM)11.08%、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型(NNV)10.94%、血栓性微血管病变型(TMA)4.67%和血管炎型(VAS)0.14%。TMA患者肾脏损害最为严重,肾外受累最多见:患者血肌酐水平(3.15±2.03mg/dl)、肾功能不全(81.8%)、入院时即需血透的比例(42.4%)及高血压发病率(93.9%)最高,恶性高血压比例(24.2%)较无血管病变、IM、AS型高,患者大量蛋白尿比例最高;TTP/HUS、指端血管炎/皮肤紫癜、心、肺、中枢神经系统和浆膜炎比例也最高,分别为60.6%、15.1%、36_3%、15.1%、15.1%和66.7%。病理方面:肾小球病理类型以Ⅳ+Ⅴ型常见,患者袢内血栓比例(69.7%)、小管间质慢性化损害程度最高。NNV亦为一种重症LN,除TMA外,患者血肌酐水平(2.42±2.47mg/dl)、肾功能不全(62.8%)和入院时即需血透的比例(14.1%)高于其他各组,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发病率分别高达69.2%和20.5%。病理方面,肾小球病理类型以Ⅳ(S)多见,而且,NNV为活动性狼疮的表现之一,患者AI及袢坏死比例最高,新月体数量(22.9±24.1%)、袢内血栓比例(39.7%)较无血管病变和AS型高。免疫学方面此类患者ANCA阳性率最高(13.2%)。AS型常见于慢性、非活性LN,患者大量镜下血尿及低补体C3血症比例最低,尽管高AS患者高血压(47.9%)及恶性高血压比例(12.2%)较无血管病变患者高,但平均血肌酐水平、肾功能不全和入院时即需血透的比例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IM型与无血管病变患者临床及病理表现均无差异。1例VAS患者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无高血压及肾功能损害。结论:Ⅳ型LN伴各型血管病变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表现迥异,伴TMA、NNV的LN肾脏损害严重,尤以TMA病情最重,肾外损害最为常见,对LN上述两种血管病变应引起高度重视。
研究二、Ⅳ型狼疮性肾炎伴肾问质血管病变的预后分析
目的:探讨Ⅳ型狼疮性肾炎(LN)伴不同类型肾间质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特点。
方法:回顾性分析1987年6月~2006年5月在解放军肾脏病研究所住院、经肾活检诊断为Ⅳ型LN(2003年ISN/RPS分型方案)伴不同类型肾间质血管病变患者的预后。
结果:Ⅳ型LN共822例,资料完整者713例,无血管病变334例(46.8%),肾间质血管病变379例(53.2%):AS型188例、IM型79例、NNV型78例、TMA型33例、VAS型1例。失访125例,随访588例,其中无血管病变患者292例、IM型65例、AS型140例、NNV型64例、TMA型26例、VAS型1例。随访时间为0~258月(1例入院后即死亡,即发生人存活终点事件,故随访时间为0),中位时间30月。TMA治疗有效的患者比例、6月和12月有效率分别为50%、38.9%和55.2%,低于NNV(p>0.05)、AS、IM和无血管病变LN患者(p<0.05)。ESRF发生率为38.4%,较无血管病变、IM及AS型LN患者明显增高(p<0.05),患者死亡率比无血管病变及IM患者高(p<0.05);1年、3年、5年人生存率分别为96.2%、69.2%和69.2%,明显低于无血管病变、IM及AS患者(p<0.05);肾存活率在各组中最低。NNV治疗有效的患者比例、6月和12月有效率及肾存活率均低于IM、AS和无血管病变LN患者(p<0.05);人存活率与其他各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IM、AS及无血管病变LN患者治疗有效率及人、肾存活率均无明显差异。1例VAS患者,MMF治疗9月完全缓解,随访期间无终点事件发生。
结论:各型血管病变对LN患者的预后有不同的影响。LN伴TMA病变表现为重症LN,患者肾病情复杂,肾功能进展迅速,人、肾存活率最低,预后最差。伴有NNV病变的LN病情也较重,容易进展为ESRF,肾脏预后也较差。血管病变已成为影响LN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其应强调早期诊断和探索有效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期改善预后。
第二部分:霉酚酸酯治疗Ⅳ型狼疮性肾炎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的初步临床观察
目的:比较霉酚酸酯(MMF)与间断环磷酰胺(CTX)静脉冲击疗法对Ⅳ型狼疮性肾炎(LN)伴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NV)患者的诱导治疗疗效。
方法:2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Ⅳ型LN伴NNV,分别采用激素联合MMF(MMF组,n=9)或激素联合CTX静脉冲击疗法(CTX组,n=11)。MMF剂量1.5~2.0g/d,CTX剂量为0.75~1g/m2,每月静脉滴注一次连续6月。两组患者基础病情相似,比较两组治疗6月的临床疗效和副反应。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尿蛋白定量<0.4g/24h,尿红细胞(RBC)计数<10万/ml,无管型及白细胞尿,血清白蛋白≥35g/L,血肌酐正常)和部分缓解(PR,尿蛋白下降超过基础值50%且<2g/24h,尿红细胞计数及Scr下降超过基础值的50%,血浆白蛋白≥30g/L)。
结果:MMF失访1例,CTX组失访2例。诱导治疗6月MMF组3例(37.5%)完全缓解,而CTX组无一例,p=0.08,部分缓解例数分别为MMF组3例(37.5%)和CTX组3例(33.3%)。尿RBC<10万/ml比例MMF组高于CTX组(6:75%vs 0,p<0.01)。尿蛋白转阴(尿蛋白定量<0.4g/24h)比例MMF组亦高于CTX组(6:62.5%vs 11.1%,p<0.05)。MMF组1例(12.5%)并发带状疱疹,CTX组5例(55.5%)发生副反应,包括胃肠道症状(3例),白细胞减少(1例),肝酶升高(1例)。
结论:在LN伴NNV病变的治疗中,激素联合MMF近期疗效优于CTX疗法,尤其对患者血尿及蛋白尿的作用更为显著,同时副作用低,患者耐受性好。但对其疗效尚需扩大病例数量长期随访观察。
第三部分:霉酚酸酯治疗狼疮性肾炎血管病变中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的变化
目的:观察霉酚酸酯(MMF)在Ⅳ型狼疮性肾炎(LN)伴血管病变的治疗中,循环内皮细胞(CECs)、E—选择素(E—selectin)、血栓调节蛋白(TM)和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VCAM-1)的变化,探讨MMF对此类患者的治疗机制,并寻找新型的分子标记物指导MMF治疗。
方法:8例经肾活检诊断为Ⅳ型LN伴肾间质非炎症坏死性血管病变(NNv)或血栓性微血管病变(TMA)的患者,诱导治疗均采用激素联合MMF,4例同时接受肾脏替代治疗。动态观察MMF治疗过程中,患者CECs、E—selectin、TM和VCAM-1的变化。CECs采用免疫磁珠分离法计数,可溶性TM、VCAM-1和E—selectin水平采用ELISA方法检测。
结果:所有患者均有治疗反应。患者临床指标的改善的同时,上述四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记物中仅CECs与MMF疗效相关:CECs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肌酐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浆白蛋白水平呈负相关(P<0.05)。肾脏替代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四种分子标记物水平无明显改变。
结论:在MMF治疗LN伴NNV或TMA患者的过程中,CECs的变化表明MMF能够通过改善内皮细胞的功能,发挥其独有的血管保护作用,这可能是MMF治疗LN伴上述血管病变的机制之一。CECs可作为动态观察MMF疗效的特异性生物学标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