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solinkweixi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是民生之本,也是发展之基。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涉及两种思路,两类问题:一是从城市化角度研究土地利用问题,核心是协调耕地保护与工业化、城市化对土地需求关系,正确处理土地利益关系等;二是站在土地利用角度研究城市化发展问题,其中涉及我国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怎样走出一条同样达到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水平,但付出用地代价较小的发展道路。这类问题是从前类土地利用“问题”中引申出来的,它关系到解决城市化土地利用的思路和方法。目前,土地学界对前类问题研究较多,对后类问题研究尤显不足。本文以前类问题研究为主,兼顾对后类问题的研究。本文由八章内容构成,其要点分述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就城市化与土地利用问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了梳理和评述;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作了说明。本文认为,我国已进入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深化城市化与土地利用关系研究,对促进城市土地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强调只有将城市化视角与土地利用视角紧密相结合,研究才会更全面、更深刻,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一个特色。第二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内涵与基础理论“土地利用”是本文的研究主题。本章在界定土地利用内涵的基础上,着重揭示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内涵和主体内容、土地利用基础理论以及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形成以下重要认识:一是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土地利用有着不同内涵。土地利用内涵“一般”,表明的只是土地利用的“共性”特征。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利用内涵特指城市化进程这一时段范围,人类通过城市规划和投入行动,按照统筹城乡发展需要和土地的质量特性,协调耕地保护与城市化发展对土地需求关系;将有限的土地及其功能配置到城市发展最需要之处,借以满足城市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对土地的合理需求和产出效益的总和。该内涵的主体内容包括:(1)城市化发展与农地非农化和农民市民化的关系;(2)城市化发展与用地代价的关系;(3)城市化率与土地利用率的相关性及其数量关系;(4)土地市场化与城市化的关系;(5)城市土地高效利用的支撑体系。二是在梳理现有城市土地利用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新增了“节约集约用地理论”,阐述了该理论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主要观点及研究的不足之处,它有利于充实城市化土地利用理论的研究内容。第三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现状考察本章在论述全国城市化进程与土地利用矛盾的基础上,着重考察甘肃省土地利用现状变化态势,形成以下认识和观点:一是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征包括城市外延扩张对土地利用的需求压力不断增长,耕地资源大量减少,土地供需矛盾和利益矛盾加剧,土地城市化快于人口城市化。二是2005年以来甘肃省耕地减少,城镇建设用地、住宅用地增加。这一变化趋势与全国基本相同,显示出土地利用的共性特征。与全国不同的是,甘肃省耕地面积减少,其中85%是由实施退耕还林、保持水土引起的。随着该省人口增加、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耕地资源用于“保吃饭”、“保生态”还是用于“保建设”的矛盾将日益突出。三是景观生态分析数据表明,甘肃省土地利用的多样化程度较高,但土地利用类型比较单一,土地利用均匀程度较低;高质量耕地、园地、林地偏少;未利用土地较多,但是开发利用难度大,均显示出甘肃省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四是调整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尽可能将水系、绿地林带、生态公园纳入城镇发展空间,改善城镇宜居环境,对改变甘肃“工业城市”污染形象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问题及原因分析本章首先具体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其中包括:乱占滥用耕地、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农民土地权益受损;城市中土地闲置和囤地倒卖现象增多,城市土地利用总体比较粗放,土地浪费现象比较严重;对城市外延过度扩张所产生的“不紧凑、不经济、不可持续”的弊端认识不足,城市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市场机构不健全,土地污染比较严重以及城中村改造存在立法缺陷等。本文认为,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对土地利用的影响作用是直接而显著的;科技进步的影响作用正在日益增强;政府、法律、政策的正负影响作用都是巨大而深刻的,其中地方政府既征地,又卖地,以地生财的利益需求,是产生上述矛盾问题的重要根源。本文认为,制度的改革、理论上的突破,将对土地利用实践起着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核心是要从制度上解决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这取决于中央高层制度改革决策,这是根本性的,也取决于理论研究的贡献。第五章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评价本章从统筹城乡土地利用的视角,着重评价了甘肃省农村和城市土地利用潜力,形成以下认识:一是甘肃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一方面来自“旧村改造新村建设”,这方面改造潜力很大,但切不可为增加用地损害农民利益;另一方面,来自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定居腾出宅基地的潜力。其潜力大小取决于农民进入城镇定居政策和农民从农村退出政策是否对农民有利,能否落实到位。甘肃省耕地挖潜,重在提高耕地质量和生产力,这取决于政策,投入和科技支持力度。甘肃省城市土地利用的潜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旧城镇改造、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相关方经济利益保障和投资改造效果,取决于城市闲置土地处理利用状况,取决于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二是评价土地利用规划实施效益,重在提升规划编制的预见性、权威性和约束力。同时,要改进评价指标与方法,使之更能反映规划实施的实际效果。第六章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比较与借鉴本文重点介绍了美国、英国、加拿大、日本4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的成功经验,提出了可供借鉴的具体内容。本文认为,借鉴发达国家经验要考虑不同国家国情。日本人多地少,日本在较短时间达到了与美国相当的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但日本付出的用地代价比较小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日本,提出了建设“紧凑型城市”,控制城市向郊区过快扩张的决策,显示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的优越性及其试点成功经验;以及日本细化土地管理法规,实行最严格的农地保护制度,特别值得中国重视和借鉴。第七章甘肃省城镇建设用地预测与用地模式设计本章在论述甘肃省城镇发展与建设用地现状、特征和效益的基础上,运用了三种预测方法对2010年和2020年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水平和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进行预测,设计出适应不同城市发展需要的土地利用模式。本章形成以下认识和观点:一是甘肃省城镇发展总体滞后,“工业城市”所占比重大,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程度和投入产出效益在不同城市间差异较大;二是运用三种预测方法,预测2020年甘肃省城镇化率的平均值为46.1%,与2008年全国城镇化水平相比,至少落后全国10年以上;三是城镇建设用地预测表明,城镇用地增长1.8%,城镇人口只增长1%,即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这一方面表明甘肃省城镇发展采用的仍是外延扩张为主的发展模式,另一方面显示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政策和农村人口从农村退出的政策仍然阻碍着甘肃城镇化发展;四是从甘肃省23个城市实际出发,设计出集约利用型、重点开发型和适度开发型三种土地利用模式。本文强调,正确处理好“保开发”“保增长”与“保吃饭”、“保生态”关系对甘肃城镇发展的重要性。第八章制度变革:理性思考及对策建议本文认为,制度变革的理性思考集中于: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城市化?提高征地补偿标准的理论依据如何破解?怎样从制度上弱化乃至根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等等。在理性思考基础上,本文重点强调以下几点:一是中国必须实行最为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重点解决好制度要求与用地实践间的巨大落差,提高制度执行力。二是深化征地补偿标准以及保障被征地农民合法权益的理论研究,借以合理调整土地利益关系;三是从土地利用视角深刻认识转变城市发展方式重要性,并就转变的评价标准、转变内容和转变动力提出新见解;四是针对土地财政改革难点,提出了近期改革举措和远期改革思路,从财税制度改革上消除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五是甘肃省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一方面取决于水土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对城镇经济发展的保障能力,取决于城镇经济发展对外来人口的吸引力;另一方面,要以人为中心,加快人口城镇化步伐,关键是农村人口进入城镇定居政策和从农村退出政策要对农民有利,并能落实到位。
其他文献
城市是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产物,而城市土地则是城市在进行生产和经营活动所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要素。城市土地价格作为城市土地市场运行的一个中心环节,只有在市场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两大因素——网络经济的出现和全球传媒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传媒业市场结构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垄断趋势逐步强化、垄断呼声不断高涨。因此,基于国际国内市场的
<正>朋友X君发来一条短信,向我推荐美国作家汉芙的《查令十字街84号》。他说,该书被誉为"爱书人圣经",记录了纽约女作家海伦和一家伦敦旧书店的书商弗兰克之间的书缘情缘。同
近年来,我国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对会计行为进行约束,但是会计信息失真现象还是越来越多,给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带来了许多障碍,致使社会出现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本文希望通过
县域经济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重要基石,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是缩小城乡差距并统筹城乡发展,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简称“三农”)问题的有效
在当今时代,我国的经济迎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想要有效应对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实现自身的长期、稳定发展,就离不开大量的资金支持。此外,企业在筹集
本文针对大型超市发展趋势,分析了大型超市的火灾危险性,结合其消防安全现状,探讨性地提出了加强其消防安全工作的措施.
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要。实行高校收费制度是中国在公共财政紧张,为充实教育经费而让受教育者个人进行成本分担以更好地满足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速公路的建设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我国以国道主干线为主构架的高速公路已初步形成。由于高速公路的修建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我国高速公路大部分
当前银行信息化建设的模式,从网络基础设施、业务系统到管理信息系统,都在围绕着“大集中”这条主线前进。核心业务系统负责核心账务数据的存放和核心账务的处理。银行架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