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乳腺癌患者在患病过程中所接受的综合性治疗,会引起患者各种生理不适;同时疾病带来的生命威胁、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以及手术造成的女性特征改变等,也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负担。这些问题贯穿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并持续影响着患者的生活与工作。而我国目前的乳腺专科护理仍然停留在院内阶段,患者出院后的照护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个案管理模式能够改善乳腺癌患者的生理功能,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协助患者参与治疗决策,提高患者对治疗及照护的满意度,促进乳腺癌患者的整体康复,使癌症患者在复杂的治疗中,得到连续性及整体性的护理服务,这一模式在国内乳腺癌护理领域尚未有应用的先例。因此,本研究旨在行动研究方法的指导下,以Brown高级护理实践为理论框架,并结合我国医疗卫生保健的现状,构建以护士为主导的乳腺癌个案管理模式并进行初步实施与评价,探索乳腺专科护理实践的新模式。目的探索乳腺专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建构乳腺癌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实施乳腺癌个案管理实践模式并不断修正;评价该模式对于改善乳腺癌患者整体康复的作用;探讨该模式对促进乳腺癌专科护理实践的作用。方法本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法,研究分为诊断、计划、实施、评价、反思5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知情人访谈、个人深入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对研究现场的乳腺癌护理实践进行现状研究,明确乳腺专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阶段,通过文献检索、理论研究与小组讨论建构乳腺癌个案管理护理实践的初步模式;第三阶段,实施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模式,并通过参与性观察、访谈与讨论对模式进行动态评价与修正;第四阶段,通过为期6个月的临床对照试验,从患者的肢体功能与心理社会功能两个角度评价个案管理护理实践对促进乳腺癌患者整体康复的作用;第五阶段,通过行动小组讨论、反思并对相关人群的访谈,从实践者、病人、护理专业等多个角度评价个案管理护理实践的作用及影响,并为今后更广泛更深入的实践提出参考建议。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包括了2010年1月到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以及她们的护士。研究的行动小组包括来自复旦大学护理学院的教授及其博士生、肿瘤医院护理部的2位管理者、乳腺外科的1位医生管理者、1位康复顾问、2位护士长以及4名护士共计12人组成。收集资料的方法包括了个人深入访谈、焦点组访谈、知情人访谈、参与式观察与现场干预实验。分析资料的方法包括对质性资料进行归纳、分类与主题提炼,对量性资料进行多元方差分析与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结果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与康复是一个长期过程,乳腺癌患者对及时规范的治疗与护理、信息、情感与社会支持有着持续的需求;乳腺癌专科护理仍停留在患者住院期间,对于患者出院后所面临的康复相关问题,缺乏个体化、持续性的随访与支持。乳腺癌个案管理护理实践的工作核心为以专有的知识与技能,在正确的时间为乳腺癌患者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照护、信息支持与心理支持;个案管理护士应为具有5年以上乳腺外科工作经验及2年以上责任护士工作经历、接受过系统的护理教育与专科培训、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的注册护士;个案管理的干预关键点为诊断期、术前期、术后期、术后1至2周、术后8至12周与术后20至24周;个案管理的工作内容包括直接护理、健康教育与信息支持、心理护理与社会支持、咨询与转介建议4个方面;随访方式包括病房访视、门诊访视、电话随访,并随时接受患者的电话咨询。个案管理护理实践能够促进乳腺癌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降低乳腺癌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尤其在不明确性、复杂性与信息缺乏3个维度;提高乳腺癌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尤其在生理、心理社会、与医务人员关系和性功能4个维度。个案管理护理实践促进了乳腺癌患者的肢体康复,降低了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了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提高了实践者的能力、专业价值感与工作自主性,激励护士不断学习,并为护士自身发展提供了新的努力方向;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拓展了护理专业的广度与深度,提高了护理服务的完整性与全面性,是护理向专业化发展的实践形式。结论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是以乳腺癌多学科治疗团队为基础的护理工作模式,是高级护理实践的形式之一。个案管理护士以专有的知识与技能,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个体化的、连续性的健康照护、信息支持与心理支持,促进了乳腺癌患者整体康复,是一种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形式。但如何使个案管理护理实践成为现有乳腺专科护理工作内容的常规部分,尚需政策法规、医院制度、人力资源管理、资质认证等多方面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