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般人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只是表明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此消彼长关系的一条负向曲线。然而事实上,菲利普斯曲线理论一直在宏观经济学中扮演重要地位,自诞生以来,一直伴随着宏观经济学主要理论的发展而发生各种形式的演变,被各个流派加以改造以成为宣传本流派思想的工具。它所代表的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扩大到经济运行中名义需求变量对实际经济变量的影响,甚至扩展到通货膨胀的决定机制。本文试图通过对菲利普斯曲线理论演变过程的重新梳理,呈现菲利普斯曲线在形式及内涵上的各种变化,并对其变化原因给出解释。同时鉴于我国近年来通货膨胀问题的加剧,本文将以对通货膨胀的解释作为主要出发点,根据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对中国进行分地区菲利普斯曲线的实证检验,以验证我国是否存在菲利普斯曲线及存在何种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同时试图借助地区菲利普斯曲线实证结果的对比,寻找影响通货膨胀的主要因素,以期对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问题有所启示。文章按照四个部分展开。前言部分提出了本文主要要解决的问题。第一部分是对国外菲利普斯曲线的理论综述,区别于以往综述专注于分门别类对各流派理论的回顾,本文的理论综述围绕着菲利普斯曲线形式演变这一中心逐步展开,阐述了菲利普斯曲线从货币工资变动率到通货膨胀率,从失业率缺口到产出缺口及从现代菲利普斯曲线到新凯恩斯菲利普斯曲线几次关键性的形式转变,并逐个分析了这些转变背后的原因和假设条件的变化。本文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部分,即对中国菲利普斯曲线做出实证检验。本部分首先回顾了我国菲利普斯曲线理论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菲利普斯曲线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按照地区市场化程度的不同,将我国分为三个梯度地区,在每个梯度地区内选取代表性的地区进行实证检验,并与同一梯度内其他地区及不同梯度地区进行了横向及纵向的比较。在对每个地区进行实证检验时,分别进行了通货膨胀-失业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的估计,同时根据地区性差别引入不同的变量以更好地解释本地区通货膨胀的运行。在本部分的最后还进行了实证结果的总结,得出结论:在我国由于失业数据的统计问题,难以估计我国的通货膨胀-失业菲利普斯曲线,但通货膨胀-产出缺口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成立。本文第三部分首先详细介绍了我国市场化程度的区域性差异,从而对我国进行分地区实证检验的原因给出了进一步的解释,并对第二部分实证研究结果做出了进一步的总结和阐述。接下来根据实证结果对治理通货膨胀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分析了目前新一轮通货膨胀的成因,提出了对本轮通货膨胀的政策措施。最后一部分总结了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