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及目的缩窄性心包炎(constrictive pericarditis,CP)是由于心包腔内渗出物的机化和瘢痕形成等原因,使心包增厚、黏连甚或钙化,使心脏舒张严重受限的疾病。导致CP的常见原因是结核病、放疗、心脏手术、外伤等。目前来说,结核病仍然是全球缩窄性心包炎的主要原因,心包切除术是现如今治疗CP的首选方法。CP的病程进展会导致左心房容积和功能受到影响。超声心动图评价CP患者左心房的容积及功能对于评估CP患者心脏舒张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该病预后多不良,是引起心脏衰竭的一种可逆性的潜在原因,所以早期诊断与治疗非常重要。虽然目前超声心动图已有组织多普勒超声、双平面Simpson等多种方法对CP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价,但始终参数有限,不能做到全面客观,准确性有待提高。左房容积追踪技术(LAVT,left atrium volume tracking technique)是基于二维组织追踪技术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可对心脏超声多帧图像进行追踪,获得左心房容积动态变化情况,得出多个容积和功能参数,从而为CP的诊断提供一个全新的参考指标。本研究旨在应用左房容积追踪技术这一新技术,综合左心房容积及功能等多个参数,全面、客观的定量评价CP对心脏产生的影响,从而对CP术前和术后左房重构的诊断达到一个定量、可靠的高度。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左房容积追踪技术在本课题中的应用,进一步明确这一新技术在临床应用上的价值及应用前景,为心血管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新的有效的手段。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9年5月来我院(解放军305医院)就诊经超声心动图、增强CT等方法诊断且经手术治疗证实的CP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术前组),并与术后进行对照(术后组);另收集正常对照组20例。收集各组患者年龄、性别、血压、体重等一般数据资料,另以左房容积追踪技术采集各组患者左心房的相关数据(包括容积参数:LAVImin,功能参数:LAtEF、LApEF、LAaEF、dv/dtS、dv/dtE 和 dv/dtA)。对各组间一般数据资料和左心房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一般数据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3组LAVImin 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和术后组均大于对照组,术前组大于术后组。3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组和术后组均小于对照组(P均<0.05),且术后组大于术前组(P 均<0.05)。LAVImin 与 LAtEF、LApEF、LAaEF、dv/dtS、dv/dtE及dv/dtA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左房容积追踪技术可以较好地评价缩窄性心包炎患者术前与术后左房容积和功能的变化;缩窄性心包炎患者左心房的容积和功能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左房容积追踪技术可以为心脏容积和功能方面的评估提供新的参考数据,为临床提供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