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改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师教学信念研究——以江苏某高校为案例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hn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于2004年制定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并于2007年颁布了修订和完善后的《教学要求》。《教学要求》从课程目标、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方面来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改革。   大学英语教师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施者,教师所持有的教学信念同《教学要求》的所倡导的教学信念是否一致,将直接影响教师的专业发展及改革的实施成效。教师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要求》所倡导的信念是否一致并外显为其教学行为,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否可以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因素。   本文对江苏某高校64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师信念进行了研究调查,通过问卷形式,对语言本质,语言教育观,语言学习观,学生和老师的角色,职业发展观这5个维度进行调查,从而比对大学英语教师所持有的教学信念特征与《教学要求》所倡导的信念。在群体信念调查结论的基础上,采取课前课后访谈、课堂观察相结合的质性方法,对4位教师进行了个案研究,通过对大学英语教师所持有的个体信念特征及外显出的教学行为之间的对比,并找出造成差异的制约因素。   本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   1.大学英语教师所持有的教师信念同《教学要求》所倡导的信念是否一致?其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大学英语教师外显的课堂教学行为同其所持有的教师信念是否一致?其不一致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造成如上两个不一致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研究表明,教师持有的教学信念与《教学要求》倡导的信念及其外显的教学行为之间存在不一致,其中突出体现在教学模式,教学评估方面。教师对《教学要求》中培养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认识还不够,缺乏对教学评估的中形成性评估的认识,在衔接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另外,由于受教学条件,应试环境,学生素质和教师个人的内外因素的限制,教学信念与课堂教学行为存在部分脱节现象。   基于研究结果,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应不断对自己的教师信念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对于学校领导及教师培训者而言,应该加快完善教学环境,加强基于校本的教师培养模式及在教学和研究工作中进行富有成效的合作,使他们尽快实现专业成长并适应新的课程教学要求。
其他文献
库尔特·冯内古特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后现代主义小说家之一。他发表于1997年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时震》的情节荒诞不经,时间顺序混乱,缺乏明确的中心事件和内在逻辑,是一部
在经历了语言学转向和文化转向之后,翻译研究回归到伦理问题,翻译伦理逐渐成为翻译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伦理是在人类核心价值基础上衍生发展而成的一定社会的基本人际关系规范
弗·司各特·菲茨杰拉德(1986-1940)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杰出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爵士乐时代重要的代表人物。兼为爵士乐时代的局内人和局外人,菲茨杰拉德尽情享受了这一时代
关于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犹太作家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1904—1991)的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研究者掌握的资料不同,所属的文学流派各异,对辛格作品的见解也就不同。我国研究者
多丽斯·莱辛(1919-)是20世纪英国文坛一位颇富争议的女性作家。她的作品主题涉猎广泛、体裁多变,体现了莱辛对各个时期不同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然而在其众多作品中,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