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纳米结构负极材料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120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离子二次电池是很有前景的一种电源,而负极材料是制约其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最早商品化的锂离子电池所采用的负极材料几乎都是碳/石墨材料,但由于碳/石墨材料第一次充放电时,会在其表面形成钝化膜,造成容量损失,而且碳的电极电位与锂的电位很接近,当电池过充时,金属锂可能在碳电极表面析出,形成枝晶而引发安全问题和容量降低,因而需要研究开发新型高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将纳米材料用作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已经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合金材料及其复合物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成为引人注目的研究热点并取得了较大进展,有望成为取代碳类的新一代高性能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纳米材料与非纳米材料相比,具有许多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如比表面积大、锂离子脱嵌的深度小、离子扩散路径短、大电流充放电时电极极化程度小、可逆容量高、循环寿命长等。因此,纳米材料用于锂离子电池可以显著提高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充放电性能,是新一代锂离子电池发展的重要方向。但是,纳米材料应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是在充放电过程中纳米颗粒间的团聚,导致容量衰减快,循环性能差。本文对新型纳米结构负极材料进行了研究,提出提高锂离子电池纳米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新途径,并阐明纳米结构负极材料增强电化学性能的机理,为纳米结构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电极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⑴以SnCl4·5H2O和H3PO4(85%)为主要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具有特殊形貌弹簧状超结构Sn(HPO4)2·H2O纳米盘,并分别通过XRD、TGA、IR、SEM、TEM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该材料进行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探讨了合成条件(温度、时间等)对材料的晶型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热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24 h,H3PO4的量为0.3 mL时所制备得到的Sn(HPO4)2·H2O样品是由弹簧状超结构纳米盘组成的。弹簧状超结构的长度为0.5~5.0μm。每个弹簧状超结构都是由直径为400~800 nm的纳米盘组成。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弹簧状超结构Sn(HPO4)2·H2O纳米盘初始充电容量是237 mAh/g,但是循环性能不好,循环50次后可逆比容量仅有109 mAh/g。 ⑵以CoCl2·6H2O、NiCl2·6H2O、MnCl2·6H2O和葡萄糖为主要原料,采用溶剂热法制备过渡金属氧化物(CoO、NiO、MnO)/碳杂化微米球,分别通过XRD、TGA、XPS、SEM、TEM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该材料进行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探讨了反应体系pH值对产物形貌的影响以及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晶型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体系为酸性时得到样品形貌为球形,碱性时得到纳米颗粒。溶剂热反应温度在180℃、反应时间为24 h和反应体系为酸性时所制备得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CoO、NiO、MnO)/碳杂化微米球的表面非常光滑,直径大小约为2.2μm。经过800℃热处理后球的直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但是球的表面变得粗糙。XRD结果显示溶剂热反应制备得到的产物是无定形的,但是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产物由无定形转化为结晶。当在氮气氛下经过800℃热处理后晶型转化为立方体型结构。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经过高温热处理后样品的初始充电容量和循环性能都好于溶剂热反应制备得到的前躯体。800℃热处理后的CoO/C杂化微米球的初始充电容量达到837 mAh/g,而且循环20周后容量仍然高达544 mAk/g。800℃热处理后的NiO/C杂化微米球的初始充电容量为858 mAh/g,循环2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387 mAk/g。800℃热处理后的MnO/C杂化微米球的初始充电容量为460 mAh/g,循环20次后可逆比容量为357 mAh/g。结果表明过渡金属氧化物(CoO、NiO、MnO)/碳杂化微米球是一种较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⑶以SnCl2·2H2O和蔗糖为主要原料,首先采用溶剂热法制备SnO2/碳杂化微米球,然后将该杂化微米球经过600℃氮气气氛下热处理后生成核-壳结构SnO2@C球。分别通过XRD、EDS、TGA、XPS、SEM、TEM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该材料进行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探讨了热处理温度对材料晶型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及该材料的生长机理。XRD结果显示溶剂热反应制备得到的产物是无定形的,当在氮气氛下经过600℃热处理后晶型转化为四角形SnO2。TEM结果显示溶剂热反应制备得到的前驱体形貌是微米球,经过600℃热处理后形成核-壳结构SnO2@C微球。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核-壳结构SnO2@C微球初始放电容量为667 mAh/g,经过18次循环后就达到了一个比较稳定的可逆比容量为为370 mAh/g,表现出较好的电化学性能。 ⑷以TiCl4为主要原料,采用低温制备方法通过TiCl4在乙醇中醇解和部分水解制备得到金红石相分等级孔TiO2纳米棒微球,并分别通过XRD、SEM、TEM、氮气吸脱附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该材料进行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表征。XRD结果表明所制备样品是纯相的金红石相TiO2。SEM和TEM结果显示所制备样品是由纳米棒组成的直径大小为200到600 nm的微球。利用BET法计算得到所制备样品的比表面积是166.8㎡/g。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金红石相分等级TiO2纳米棒微球表现出比TiO2纳米颗粒更高的可逆比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充放电性能。金红石相分等级TiO2纳米棒微球的初始充电容量为246 mAh/g,经过30次循环后的可逆比容量扔为193 mAh/g。把TiO2纳米棒微球负极材料进行倍率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放电倍率为1C时充电容量仍可达到140 mAh/g,表现出很好的倍率充放电性能。 ⑸以TTIP、P123和H3PO4(85%)为主要原料,采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分别通过XRD、EDAX、TEM、氮气吸脱附和充放电性能测试等表征手段对该材料进行成分、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表征,并探讨了煅烧温度对材料晶型、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结果显示采用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得到的产物是无定形的,当在马弗炉经过高温煅烧后转化为锐钛矿型TiO2。TEM结果显示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的颗粒大小随着煅烧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化学性能研究表明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表现出比没有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更高的初始充电容量、循环稳定性和倍率充放电性能。而且经过400℃煅烧后的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表现出最好的电化学性能,初始充电容量达到249 mAh/g,明显高于未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204 mAh/g)。经过40次循环后,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的充电容量仍为208 mAh/g,而未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只有127 mAh/g。把经过400℃煅烧后的磷酸化TiO2介孔材料进行大倍率充放电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放电倍率为6C时充电容量仍可达到104 mAh/g,表现出很好的大倍率充放电性能。
其他文献
红树林是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特有的植物群落,其内部蕴藏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从而逐渐成为天然产物化学家关注的热点。   本论文主要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海洋微生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这不仅提出了一个极重要的马列主义的理论原则 ,而且
本文通过硫化特性测试(RPA)、物理机械性能测试(拉伸强度、撕裂强度等)、老化性能测试等多种测试方法和手段,系统的考察了影响丁基橡胶硫化特性及老化性能的各种因素,探讨了配方中各组分的用量对丁基橡胶硫化特性与老化性能的影响,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硫化胶囊的使用配方进行了优化。实验考察了IIR与XIIR并用的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并用胶的硫化特性和物理机械性能。论文通过硫化动力学的方法,对丁基橡胶树脂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乡下人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的教学目标如何确定?本文就说一说我是怎么做的.rn一、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我注意到——rn我特别注意到第二学段目标中的这几点:rn1.
洞里萨湖是东南亚最大的淡水湖泊,每逢雨季,湖面面积可达1.6万平方千米,水深可达9米,即便到了旱季,湖面缩水后仍有2700平方千米,平均水深1米。几乎所有到过吴哥的游客,都会前往洞里萨湖参观水上人家。  湖上的船民并不是柬埔寨当地人,而是越南战争期间前来躲避兵祸的越南船民,他们在废弃的汽油桶上铺设木板,再用铁皮和玻璃钢围建浮屋居住。战争结束后,他们却回不去了,越南拒绝他们回国,柬埔寨也不承认他们的
期刊
生物医用纳米材料是纳米材料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发展方向,也是纳米材料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具有特殊性质的纳米材料,一直是生物技术关注的焦点,它为药物传输和生物分子检测提
学位
超分子液晶是基于非共价健相互作用形成的液晶复合体系,其中非共价健包括氢键作用、离子键作用、亲水疏水作用、静电作用以及范德华力等等。本文合成了一系列基于四硫富瓦烯
党的十四大以来,经中央同意,中央纪委、监察部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到现在为止已经作出了70余条“不准”的规定。这些规定有效地规范了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