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学生排球运动员作为我国排球新生力量肩负着接班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和传承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任,因此在排球运动发展的过程中中学生排球后备人才的培养尤其重要。中学生正处在学习能力、身体素质最佳的年龄时段,此时参与排球运动,能快速产生适应效果,从而取得较好的成绩,同时有利于排球运动的宣传普及和整体水准的提升,因此各中学排球运动队建设得如何,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排球分会及各界人士非常关注的问题。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选取了2013年安徽省中学生排球锦标赛参赛的9支男代表队和10支女代表队共计19支代表队作为调查对象,对其教练员、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以期掌握教练员、运动员及所在中学排球运动队训练、管理、比赛等各方面的现状情况,并对所收集掌握的现状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评价分析,从而了解安徽省中学生排球运动队基本情况、阶段特点、整体水平和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队训练中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找出影响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队发展的诸多因素。 研究得出结论如下: 1.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队整体现状较好,用于排球训练的室内场馆数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学校拨款是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队发展经费的主要来源;学校对运动队伍的管理方式多采用校长负责制。 2.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队训练安排较为科学合理,各校领导能够充分重视队伍发展和输送人才,安徽省多数中学排球运动队能全年坚持训练并采用周期为全年的训练计划,计划安排较详细得当,考虑较系统周密,每周训练次时间充足;学校对运动员的输送重点是高校高水平运动队。 3.安徽省中学排球教练员整体业务素质良好,中学排球男、女教练员人数比例协调,队伍中主要是青壮年教练员,年龄结构较合理;教练员大多是体育专业毕业生直接任教,多数持本科学历,具备一定的文化理论基础和实践素质,有一定的执教经验,工作态度较认真。 4.安徽省中学排球教练员文化科研素质待提高,安徽省中学排球教练员的职称以初级为主,教练员的科研水平较低,发表过科研论文的较少,且发表的论文水平有限,参考价值有限;教练员选材主要是注重“身体素质条件”、“竞技指标”、“专项发展潜力”这三点作为选材依据。 5.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员年龄结构较合理,身体天赋较优,运动员参加排球训练的动机多为“升学需求”、“多掌握一项运动技能”、“锻炼身体”、“兴趣爱好”,动机较合理;运动员运动成绩提高明显,但文化课业务水平处于停滞落后状态。学训矛盾依然严重。 6安徽省中学排球运动员体能、基本战术训练安排较合理、全面、有效,运动员通过训练提高了身体素质和战术水平,改善了健康状况,塑造了良好的心理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