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筑业发展迅猛,然而传统建筑业面临着建设效率低、资源能源损耗大、劳动力高龄化等诸多问题,因此改变传统建筑业粗放式的生产方式日益重要。国内外研究和实践证明,建筑工业化具有节约能源、减少污染、节约工期等诸多优点。近些年,我国政府和企业都认识到发展建筑工业化的必要性,做了大量工作,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建筑工业化的进程。但与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建筑工业化发展较好的国家相比,我国的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仍较低,且存在市场环境差、预制率低、区域间发展不平衡等现象。自21世纪以来,重庆市政府制定了若干措施推动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但因起步晚,目前存在政策体系不完善、缺乏建筑工业化配套的技术体系、工业化建筑数量少、构配件生产能力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制定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体系,针对重庆市建筑工业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研究,找出发展中的薄弱环节,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推进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关于建筑工业化评价、住宅产业化评价及建筑工业化影响因素等文献进行研究,初选了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专家打分的方法对初选的指标体系进行优化,确定了最终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选择AHP—熵权法作为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计算了各指标权重,运用模糊物元理论构建评价模型,进而搜集有关数据对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综合评价。通过对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得出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处于较差等级,与北京、深圳等地的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主要为:行业管理水平、项目应用水平、构配件生产水平均较差。针对评价结果,结合重庆市建筑工业化推广现状,从市场环境、产业管理及产业发展三个方面提出加快推进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重庆市政府制定建筑工业化相关政策提供决策参考,对提高重庆市建筑工业化发展水平具有一定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