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消融区及其边缘和周边肝实质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ARFI)(包括声触诊组织弹性成像(virtual touch tissue imaging, VTI)和声触诊组织量化(virtual touch tissue quantification,VTQ)中的表现及变化,探讨ARFI在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对拟行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治疗的3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的38个肝癌结节行常规超声和ARFI成像检查。术后定期随访,并对可疑有残余癌或原位复发者做增强MRI检查,并行穿刺活检确诊。比较治疗前病灶与其周边肝实质的硬度差异,对比消融区在VTI、常规超声上显示的大小。观察消融区内及其边缘充血带的硬度变化。结果:1.射频消融术前,38例肝脏恶性肿瘤患者中,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A组)病灶内VTQ值(1.77±0.82)m/s与周边肝实质VTQ值(2.25±0.58)m/s,12例转移性肝癌(B组)患者病灶内VTQ值(2.16±1.35)m/s与周边肝实质VTQ值(1.43±0.72)m/s,两组病灶内VTQ值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516),两组肝实质VTQ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2.消融区的VTQ值:2例原发性肝癌消融区内可测得数值,其余24例均为x.xxm/s,4例转移性肝癌消融区内可测得数值,其余8例均为x.xx m/s;VTI成像范围大于常规超声的范围,且两者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3.射频消融术后,消融区边缘的VTQ值大于消融区周边肝实质的VTQ值,且在各个时间段两者之间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4.射频消融术后7天、1个月、2个月、3个月,消融区边缘随着时间的推移VTQ值呈逐渐减小趋势,但是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5.随访期间1例MLC患者出现原位复发。结论:ARFI成像技术能够反复、无创地观察肝脏恶性肿瘤射频消融治疗后短期内肿瘤凝固坏死的形态和范围及消融区周边组织的硬度变化,对原位复发病灶有潜在诊断价值,有望成为有效评估肝肿瘤射频消融疗效的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