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即永恒——《凤凰与斑鸠》主题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gx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时,把莎士比亚诗中的斑鸠同《神曲》中的朝圣者但丁和多恩的《圣谥》中的殉情者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斑鸠这一意象是爱人和信徒的结合。爱净化信徒灵魂并赐予他勇气,走向死亡的生命历程升华为朝圣之旅,诗中斑鸠的死亡之旅朝着永恒。 此诗庄重而热烈,表现出古希腊悲剧的形式和精神。从这一角度出发,可以将诗歌划分为四个部分,本文第三章对四个部分进行分别阐释,力图解读诗歌的寓意。诗歌第一部分描述了送葬的歌队,赋予诗歌崇高、神圣的意味,并隐约暗示出空间和时间的宇宙纬度。第二部分是凤凰与斑鸠殉情的场景,在这里婚礼与葬礼合而为一,酒神的迷狂与阿波罗的理性相互交融,异教的盛典与基督教的朝圣结合在一起。诗歌第三部分为理智的惊叹,反映了爱与理智的关系。两者共同引导坚贞的灵魂朝向永恒,但爱超越理智之上,给予灵魂接受死亡洗礼的勇气,最终达到融入永恒的最高境界。诗歌结尾部分是理智的哀歌,它如圣者的遗骨,为死亡的瞬间,真与美融合的刹那光华保留一份记忆,供后人凭吊。结论部分提出诗中的意象、象征和诗歌本身的形式这些要素都围绕着“死亡—永恒”这一核心。本诗的主题表现的是追寻宇宙最高层次的精神之旅,展现了一个充满音乐、和谐的神性世界,它与描绘人间的莎士比亚的戏剧共同构成一幅完整的宇宙图景,因而此诗在莎士比亚作品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同时,此诗也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熟谙古典神话、星象学和哲学的莎士比亚,一个冥思生命本质的莎士比亚,一个把艺术作品根植于人类对永恒的永恒追求中的莎士比亚。
其他文献
为了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适应课程改革,初中教师在教学中勇于尝试各种新的教学方法。怎样改变学生传统的学习途径,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呢?怎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学习能力的终生学习
1970年代,罗纳德·英格尔哈特提出“后物质主义”理论假设,认为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悄然兴起后物质主义价值观的代际转变。为此,他以约占世界90%人口的国家和地区为研究对象,展开以“
以环己醇为原料,在自制的铜基(CuO/ZnO/Al2O3/Cr2O3)催化剂上,气相催化脱氢制备环己酮,研究了反应温度、液时空速和物料配比等因素对合成反应的影响。在反应温度220~240℃,液
通过添加氧化钙调pH,加活性炭脱色的方法去除氯化钙废水的色度和刺激性气味.然后运用正交软件分析出影响吹脱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在吹脱温度为90~100℃,吹脱时间1~3h,pH调至7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Салтыков-Щедрин)(1826—1889)是俄罗斯民主主义作家、俄罗斯文学史上继果戈理之后又一位杰出的讽刺作家。本文以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