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后期,随着社会的复杂化与价值观的多元化,代议制民主在实践中越来越难以践行自己的民主理念,在此背景下,协商民主在西方兴起。它强调所有受公共决策影响的公民是民主政治的主体,且公众参与决策的方式不仅仅是选举投票,而应该在信息公开透明的情况下通过充分的协商、讨论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从而影响公共决策。协商民主理论于20世纪80年代传到中国,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经济转轨时期,社会结构变动、利益格局调整、思想观念变化,各种矛盾和问题凸显,不同阶层、群体利益诉求日益多元化。在这样的形势下发展人民民主、促进民主政治建设既需要选举民主,也需要协商民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立足中国的国情与实践,借鉴西方协商民主的优秀成分而发展起来的。但是,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制度缺失、制度虚置、制度本身的缺陷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文在界定了相关概念基础上,梳理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历程,并对现阶段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发展困境及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通过对中西方协商民主的对比分析,研究和探寻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化的路径和方法,以期进一步发挥协商民主在扩大公民参与、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