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者自主概念的提出正在逐渐地被看成是教育的核心目标,许多教学大纲都把提高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实现的目标之一。目前,学习者自主性成为在语言教学方面的一个国际性课题。此外,西方教育学家声称,建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教育的最终目标。与传统教学法相对比,在自主学习中心,学习者被要求来积极完成学习任务和要求,这些是按照他们个人的不同特点和个人能力来设计的。因此,在自主学习中心,有效地使用学习策略也同样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正如卡莱尔(Carrell,1989)所说,“对于许多学习者来说,阅读是四项语言技能中最重要的,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学习中尤其如此”。阅读能力是学习者在英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为基础,阅读能力是在加强和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中最重要的。当学生在接受听、说、读、写的培训的同时,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应该被首先加强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语言习得的角度看,是语言习得过程中最重要的。虽然近几年在中国,阅读策略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这些研究一般是在传统教学环境下,通过自编问卷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目的、英语自主学习态度、现状或学习能力进行宽泛的调查,但是具体在自主学习中心这个自主学习环境下,针对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阅读策略的调查就是凤毛麟角了。然而,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具体运用策略的情况,才能更好地培养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并最终提高学习者英语阅读水平。本论文是对自主学习中心下,大学英语阅读策略进行的实证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调查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关系;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在策略使用方面有何区别;进一步对比高效率学习者和低效率学习者在阅读理解中所采用的策略有何不同。本研究运用定量分析方法和定性分析方法,通过调查问卷,阅读理解前测、后测和访谈,对南昌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60名学生(实验组),因该校配置了5个英语自主学习中心,并由教务科统一安排学生每周一次,使用自主学习中心。实验的另一个组是江西科技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一年级的60名学生(对照组),该校尚未配置自主学习中心。本研究历时16周,按不同的目的可划分为4个阶段:介绍阅读策略期,树立自信期、自主能力培养期和阅读能力测试期,每一个阶段为期四周。本研究更广泛的目的是表明,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学习,能够更有效地运用阅读策略,从而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四个问题展开:(1)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学习的实验组学生和在非自主学习中心的对照组学生,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是否有显著性差别?(2)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阅读策略的是使用和阅读成绩之间的关系如何?(3)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高、中、低水平的学生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有何不同?(4)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高效率学习者和低效率学习者在阅读理解测试中所使用的阅读策略有何不同?本研究使用三个测量工具来分析调查问卷和阅读理解测试所取得的数据,他们是: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英语阅读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在阅读策略使用的频度和广度上也高于对照组。这说明自主学习中心促进学生掌握和运用阅读策略,进而提高阅读理解成绩。随后进行的皮尔逊相关分析表明:在自主学习中心下,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情感策略与阅读成绩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正相关性,尤其是情感策略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的应用显著提高,这可以作为自主学习中心辅助英语教学的另一大优势。在自主学习中心下,因管理教师都是非英语老师,只负责登记学生自主学习卡片,看护机器的任务,学生完全置身于自主学习环境中,对各种阅读策略的应用要比在传统阅读环境中或传统阅读课程中的活动中更加频繁,对于学习者来说,能够更好地培养学习自主性,从而达到阅读能力的提高。最后,通过对高效率学习者和低效率学习者在实验中的四个阶段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在自主学习中心的环境下,高效率学习者与低效率学习者相比,能够更成功,更有效地使用阅读策略,而低效率学习者需要更多的帮助才能在自主环境下运用阅读策略。本研究在证实了以前的一些理论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同时,进一步探讨了自主学习中心的学习者比传统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更易于情感策略的培养和提高,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也比传统环境下的使用情况更为显著。由于自主学习中心的特点,教师在整个活动中起辅助作用。实证研究表明,自主学习中心能够激发学习者阅读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达到阅读成绩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