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迪伦·托马斯在1933年发表第一首诗歌以来,他已成为现代文学中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作为威尔士颇负声望的诗人,迪伦·托马斯的作品大都围绕着生命与死亡、生命的复苏和自然等主题展开。他的早期诗歌晦涩,意义含混。但1946年出版的诗集《死亡与出场》标志着他的诗风和思想的转变。从这本诗集的创作来看,诗人从子宫及坟墓这一组意象转向了明朗的世界,从对人的自身思考和人的堕落转向来世超自然的视觉。
该论文首先介绍了迪伦·托马斯的生平及其主要文学贡献。托马斯一生短暂,但是在诗歌、广播脚本和散文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同时也概括了研究托马斯及其诗作的相关评论。
论文的第一章分析了迪伦·托马斯的死亡主题及其发展,死亡意识在诗人的作品中无处不在。同时阐明了弗兰西斯·汤普森对托马斯的影响,因为他首先应用了子宫与坟墓这一组意象。而在托马斯早期诗作里,尤其在其第一部诗集里,生命与死亡的统一无处不在。这一时期的作品突出了子宫和坟墓、生命与死亡、创造和毁灭的自然及超自然过程的统一。诗人通过诸多的意象来表现生命与死亡的统一,如水与干燥、黑暗与光明、金属与机器等。
第二章探讨了托马斯随后两部诗集《诗二十五首》和《爱的地图》中诗人对死亡的屈就。在《诗十八首》之后的早期作品里,托马斯一直笼罩在死亡的阴影里。在《诗二十五首》中,宗教的氛围越来越浓。其诗歌中渗透着对宗教的敏感,上帝的形象几乎就没有缺失过。但是不同于其他的宗教诗人,迪伦·托马斯并不十分虔诚,因为在他看来教会所宣讲的一切破坏了大自然的平衡,给世界带来了死亡。因此,这一时期,诗人陷于绝望及对死亡的恐惧之中。他的生日献诗充分反映了这一趋向。
《死亡与出场》标志着托马斯诗风与主题的变化。第三章研究了这一时期诗人对死亡的态度。尽管托马斯害怕死亡,但是他并没有完全向死亡屈服,相反在他后期作品中他开始正视死亡。托马斯面对死亡的勇气出于两个原因,那就是他相信复活,而且也接受了死亡是自然循环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他通过家庭诗、战争诗、生日诗和自然诗来证明这一主题。他的战争诗与自然诗在这一时期具有重要地位。诗中处处透着对死亡的接受。而这一时期自然诗大部分都描绘了诗人对童年的回忆。这些作品中,诗人着重表现的是童年欢乐的情感。从诗人对死亡的惧怕和让步发展到正视死亡,接受死亡,表明诗人思想的转变和对生活的顿悟。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得出迪伦·托马斯的死亡意识围绕着三个方面展开:生命与死亡的统一、对死亡的屈就、以及最后对死亡的正视。并且这三者依次形成了层进的关系,即诗人首先认为生命与死亡是相统一的,而后又对死亡怀着恐惧心理,最后诗人能够直面死亡。尽管有时难以清晰地区分三者,但死亡发展的线索还是显而易见的。最后,死亡的这三个方面并不是绝对孤立的,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迪伦·托马斯独特的死亡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