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运动实践干预探讨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对提高运动员短跑成绩的研究,从而进一步认识弹力带训练。旨在探索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与传统抗阻力量训练对短跑成绩影响的对比,为短跑的专项力量训练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实验法、摄像与图像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以白银市第八中学2017级16名体育特长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8人和对照组8人,每周一、周三、周五下午4点—6点30,合计2.5小时,为期14周。在白银市第八中学田径场对实验组进行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对照组进行传统的力量训练。研究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下肢各关节角度横向对比得出摆动腿前摆时期膝关节角度、支撑腿蹬离地面瞬间膝关节角度测试成绩差异性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而摆动腿前摆时期髋关节角度异性分析对比结果为P小于0.05呈现显著性变化。纵向对比分析,实验组实验前后下肢各关节角度P均小于0.01,对照组实验前后下肢各关节角度中只有支撑腿蹬离地面瞬间膝关节角度P小于0.05,其余指标均P大于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下肢爆发力测试成绩横向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纵向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前后下肢爆发力测试成绩差异性非常显著,P值均小于0.01。但实验组提高成绩百分比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步长、步频测试成绩横向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纵向对比分析,实验组步长提高非常显著p小于0.01,步频提高不显著p大于0.05。对照组步频提高显著p小于0.05,步长提高不显著p大于0.05。4、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后百米成绩绩横向对比差异性不显著,P值均大于0.05。但从提高成绩百分比上看实验组百米成绩提高4.8%略高于对照组百米成绩提高3.2%。研究结论:1、在下肢技术优化上,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对后蹬技术都有提高,但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对后蹬技术优化更明显,并且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还可以优化摆动腿前摆时期髋、膝关节角度,所以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效果更具有实效性。2、在下肢爆发力提高上,两种训练方法都有非常显著的提高,但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相对于传统负重训练垂直方向的阻力来看,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不仅有垂直方向,还提供水平方向的阻力,能更好贴近短跑专项特征,在立定三级跳远与五级跳远成绩的提高上更多,而且连续步数越多、距离越远越明显。3、在步频、步长的提高上,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与传统力量训练各有优势。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对步长的提高上非常显著;对步频也有相对提高,传统力量训则对步频提高显著。4、在百米成绩的影响上,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不仅可提高专项力量,还可促进专项技术,进而使专项成绩有高效的提高。并且高中体育生还处于生长发育期,弹力带专项力量训练优势在此阶段基本不受限,其训练在动作结构、方向、速度及运动幅度等优势能充分发挥,更好的实现迁移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