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的重点不在于对城市空间的审美和设计探索,而始终关注建立有效的管理语言的方法和策略。虽然在当前中国的城市建设中,计划的不确定性、利益主体和行为主体的多样性和管理控制体系的局限性普遍存在,但街道景观引导应该通过简洁清晰的政策、标准和设计指导来管理空间环境和形体环境的品质。因此,这项工作已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工程设计活动层面上,而是通过深入探索空间背后的管理体系和投资建设机制,通过与管理主体(导则的第一运用者)和运作主体(导则的第二运用者)的交流反馈,将设计人员逻辑判断和感性创作的结果,形成有效的管理语言,来实施对城市环境品质的引导和提升。 论文首先分析了整体建设背景,梳理和分析了旨在为本文提供多学科的复合视角的数种理论,并总结了中国当前的街道景观引导实践发展及其在技术层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接下来,论文阐述了街道景观引导的核心价值和基本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经由公共管理视角和消费主义和空间生产理论的指导,总结了街道景观现状问题背后的机制原因。基于对上述种种问题的导则层面的修正或改善,论文初步建立了编制城市街道景观导则的指导思路,即明确引导重点,降低技术门槛,有效介入,适度干预,法规的衔接与完善五个方面。 在之后的进一步讨论中,就街道景观引导的客体和实现机制两大系统展开分析。客体分析一方面明确了引导重点,另一方面提供了完备的街道设施配置候选集,并对这些要素进行界定和分类,为以后的分析提供可资讨论的客体平台。实现机制分析主要是在先前对街景现状问题背后的机制原因的总结的基础上,从行政管理体系、建设运作机制和法规体系这三个方面,就导则必须且能够作出应对的问题深入剖析了其现实状况,并就导则编制的指导思路在具体实践中的落实加以阐释。最后,论文简述了工作实例中未能解决的若干重要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