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选取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证型属水湿内停证的膝关节肿胀的患者,以口服中药汤剂五苓散加减为治疗组,以静滴七叶皂甙钠治疗作为对照组,对治疗前后膝关节的周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SR、 CRP变化进行统计及分析,为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膝关节肿胀患者临床治疗及研究积累经验,并为临床治疗提供思路。方法:本课题选取2015年0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泉州市正骨医院运动医学科住院,明确诊断为半月板损伤,且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依照病例的纳入及排除标准,选择80例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证型属水湿内停证的膝关节肿胀,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平均分成2组:治疗组40例,采用五苓散加减口服+基础治疗(膝关节局部冰敷+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治疗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对照组40例,采用七叶皂甙钠静滴+基础治疗治疗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膝关节肿胀。在患者术后第1、3、7、14天,分别统计测得的膝关节的周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SR、CRP情况。在术后7天,依据《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术后第14天观察肿胀是否复发,并在治疗过程中对治疗组及对照组进行安全性记录及分析。所得数据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设定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术后连续7天的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的周径、VAS评分(活动痛、休息痛)、关节活动度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变化在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因ESR、CRP分别于术后1-2d、4-6d达到峰值,测得治疗前后自身对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干预前后膝关节的周径、VAS评分、关节活动度及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百分比、ESR、CRP,两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3.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治疗组无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患者静滴七叶皂甙钠后出现穿刺部位的血管红、肿、痛,触诊时血管如绳索般硬,无弹性,确诊为静脉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5.00%。结论:1.五苓散加减口服能有效缓解半月板损伤关节镜术后证型属水湿内停证的膝关节肿胀,提高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早期膝关节活动度,且与七叶皂甙钠静滴在疗效上没有显著差异。2.在试验过程中,治疗组无相关不良反应。故认为五苓散加减治疗半月板损伤行关节镜手术术后证型属水湿内停证的膝关节肿胀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