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庆油田南一区经历了近40年的水驱开发,主力油层生产井的综合含水已超过90%,部分油井的含水已超过98%,平面调整难度大、各套井网间地层压力分布不均衡,低产低效井及高含水井比例大,水驱控制程度相对较低,影响开发效果。因此本文应用成熟的聚合物驱油技术及大量室内实验,研究了个性化注聚的规律,包括主力油层高浓度、宽分子驱油效果的研究,以及注聚后的个性化调整效果的研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同时又可以为聚合物驱油技术开辟新的思路。
通过对南一区PI1-4油的储层沉积特征、非均质特征、水淹状况、油层动用程度分析,研究聚合物驱潜力,同时划分聚驱层系,确定合理的井网井距。通过室内实验、数值模拟,研究个性化注聚方案的可行性。
通过分析多分散性系数、分布宽度指数及数均相对摩尔质量等数据,研究了分子分布宽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合东四注入站的混合分子量的组成配比,并在生产实际过程中进行不断的调整,寻找不同油层条件、不同注聚时期的分子组成配比及相应的解堵措施;通过典型地质模型模拟计算,并借鉴已有的高浓度聚合物驱工业化区块效果,确定东一注入站注入高浓度聚合物,并将相邻的油层条件相似的东三注入站作为对比站,评价高浓度聚合物的驱油效果,以及注聚后期转注高浓度的最佳时机,为以后高浓度聚合物推广提供依据,并避免在现有矿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推广造成的聚合物浪费。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一是针对南-区主力油层水驱效果差的实际,首次开展了多种分子量与注入浓度组合方式下的聚合物前缘运移规律研究;二是在注聚过程中,根据不同参数的聚合物的驱油效果、动态变化,提出了不同注聚参数条件下最佳的动态调整时机、最佳的措施时机;三是客观地评价了高浓度的实际驱油效果,给出了矿场应用的适应条件,为以后高浓度聚合物驱推广提供依据,避免在现有矿场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盲目推广造成的聚合物浪费;四是根据油藏地质情况来确定宽分子聚合物的配比,开展对比井组效果评价,评价宽分子聚合物的驱油效果,展开宽分子组成配比与油层适应性研究,既保证油层不发生堵塞,又确保宽分子聚合物具有较高的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