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分权背景下区域碳减排效率提升研究:内在机理与实证检验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的加剧,二氧化碳减排效率提升己成为当前研究的焦点,然而区域碳减排政策的有效实施依赖于微观主体的协调发展。与其他西方国家不同,自分权制改革后,我国地方政府在经济资源的掌握上有着极强的控制力度,并且我国的市场经济具有政府导向性,从而使地方政府有着更强的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手段。我国的地方政府不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福利型”地方政府,而更多地是“经济型”地方政府。同样,在制定和实施碳减排的相关政策时,地方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由地方政府强烈的趋利动机决定了地方政府在制定当地碳减排标准时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前提。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地方政府将作为除企业和居民外的第三方经济主体参与地方经济活动,在此基础上以新经济地理学为理论基础探讨二氧化碳减排主体微观行为的内在机理,与此同时提出三个有关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影响机制的理论假设。在接下来的部分,本文采用1995-2009年28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对三个假设进行实证检验,首先采用参数前沿方法中的SFA模型对我国28个省市的二氧化碳减排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对二氧化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得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二氧化碳减排效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但涨幅有限,在0.1%-0.2%之间。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相差较大,但两者的差距有缩小的趋势;(2)各省二氧化碳减排效率中,平均值排在前九位的是经济发达地区或沿海地区,排在后十位的是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3)分权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的线性影响不显著,其可能原因一方面是前提假设地区间具有相同的市场规模的条件过于苛刻;另一个原因在于两者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4)二氧化碳减排效率与财政分权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在适当分权的前提下,财政分权与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呈正相关,而在过度分权的情况下会促使财政权与二氧化碳减排之间呈负相关,且在我们的样本中,有超过97%的观测值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提高财政分权有利于二氧化碳的排放效率;(5)市场分割会加剧财政分权对二氧化碳的影响,当财政分权程度较低时,其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具有正的效应,且市场分割会减弱这种正效应江;当财政分权程度较高时,其对二氧化碳减排效率具有负的效应,且市场分割会加剧这种负效应。
其他文献
税务文化是社会文化在税收领域中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国内外税务文化研究与建设的经验表明,加强税务价值、制度、行为与物质的研究与建设,可为社会创造良好的税务文化氛围。根据税务文化发展的规律,建设先进的税务文化,能够从多个方面提升社会价值:降低征税成本与纳税成本,提高纳税遵从度,减少税收收入流失等,促进社会经济价值的提升;“和谐”征纳关系,提升国家形象,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等,促进社会政治价值的提升;
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研究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课题。随着外商直接投资数量呈几何级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产生的集聚现象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研究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
中国近年来呈现的高投资率是中外学者关注的焦点,而二元经济结构又是中国经济最突出的一大特点,研究任何中国经济问题不能脱离这一特点,因为它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体制性因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