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和目的:干细胞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的细胞,干细胞的更新与分化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认为肿瘤是一种干细胞疾病。在肿瘤细胞中仅有极少数的细胞具有较强的成瘤潜能,它们数量虽少,但可无限增殖,并可以对称分裂进行自我更新或不对称分裂产生具有成瘤能力的肿瘤细胞,因此具有干细胞特征,称之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肿瘤干细胞学说的提出为控制肿瘤细胞的恶性生长提供了一个研究方向。肿瘤干细胞学说认为肿瘤干细胞是在肿瘤形成组织中唯一具有无限增殖潜能并能促进肿瘤浸润生长的细胞,肿瘤的发生与干/祖细胞的恶性转化或自我更新机制失调有关。肿瘤干细胞的研究推动了病理学及肿瘤学的发展,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目前,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且呈年轻化的趋势。临床对于乳腺癌的治疗主要为手术切除和药物治疗,后者包括化疗、放疗和基因治疗。乳腺癌的形成与发展是多步骤、多基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乳腺癌干细胞是最早发现的实体瘤干细胞。肿瘤发生学上认为,肿瘤的发生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各类基因表达发生改变,即细胞内原癌基因的激活并过度表达以及抑癌基因的失活。因此,我们通过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receptor EGFR)以及乙醛脱氢酶1(aldehydedehydrogenase1,ALDH1)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情况及相关性,从分子水平上研究乳腺癌恶变过程中乳腺癌干细胞和生长因子的表达特征,为更深层次揭示乳腺癌病变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本实验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不同级别97例人乳腺癌中EGF、EGFR以及ALDH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探讨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分化的关系。所有标本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结果:1、EGF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4.2%(72/97),随着乳腺癌组织分级的增高,EGF的表达逐渐增多,与组织学分级明显相关。EGF的表达与患者年龄大小、肿瘤大小及PR、E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2、EGFR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2.2%(70/97),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EGFR蛋白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ER水平呈正相关(P),与腋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大小,肿瘤大小和P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3、ALDH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乳腺癌分化程度关系密切,乳腺癌中ALDH1阳性表达率为77.3%,随着乳腺癌组织学分级的增高,ALDH1蛋白表达阳性率呈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ER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腋淋巴结转移、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和PR水平无明显相关性。4、Fisher’s确切概率检验分析结果;EGF与EGFR在乳腺癌中表达的为正相关关系(确切概率P=0.013<0.05);ALDH1与EGF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确切概率P=0.01<0.05)。 ALDH1与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确切概率P=0.012<0.05)。结论:1、EGF与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ALDH1阳性表达组的EGF表达与ALDH1阳性表达组中EGFR的表达有显著差异。EGF与EGFR两者呈正相关,EGF的过度表达伴EGFR的高表达,这可能提示在乳腺细胞从正常到癌变的过程中,EGF的过表达可以促进EGFR的表达增多,使其无限制的扩增。2、ALDH1的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EGF和EGFR水平呈正相关,与腋淋巴结转移和患者年龄大小无相关性。EGF和EGF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说明两者共同参与了乳腺癌干细胞发生和发展,联合检测EGF基因和EGFR基因的表达可以作为判定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参考指标。3、ALDH1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与分化程度关系密切,提示ALDH1与乳腺癌恶性程度有关,可能是评估乳腺癌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