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O2涂层对TiAl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shurong2009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TiAl基合金与传统的高温合金相比,由于具有密度低,比刚度、比强度高,抗蠕变性能优良等优点,成为新一代航天航空业、汽车工业发动机的后选材料。其室温塑性差已通过添加合金元素和调控显微组织等手段基本得到解决,进一步提高其高温抗氧化性能,从而更大限度地发挥其性能优势,已成为需要重点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之一。表面涂层是改善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常用措施之一。本文探索了在TiAl基合金表面进行SiO2溶胶-凝胶(sol-gel)涂膜的新工艺,采用旋涂法对TiAl试样进行涂膜后,将其包埋于活性碳粉中缓慢加热至1000℃保温4h。分别对4组TiAl试样进行一次、二次、三次和四次涂膜热处理以获得复合涂层,并分别在900℃高温静态空气中进行循环氧化试验,研究了涂膜次数对TiAl基合金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涂层形成机理及抗氧化机理。实验结果表明:SiO2溶胶在TiAl基体表面进行涂膜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TiAl合金在900℃静止空气中的抗高温循环氧化能力。TiAl基试样进行三次涂膜热处理工艺后具有最佳的抗氧化性能:在900℃循环氧化504h后,增重仅为0.2143 mg/cm2。TiAl基体进行涂膜热处理后试样表层形成复合层。由表及里分别为SiO2层—Al2O3层—钛硅化合物层—Ti2Al层—TiAl片层组织基体。涂敷在TiAl试样表面的SiO2溶胶在低温转变为SiO2凝胶,凝胶在500℃成为龟裂的非晶态SiO2层,在更高温度热处理时,SiO2、残余O2与基体发生反应形成复合涂层:O2+TiAl+SiO2→Al2O3+Ti5Si3+TiSi2和TiAl+O2→Al2O3+Ti2Al。涂膜TiAl基试样经900℃循环氧化后,复合层增厚。对于涂膜试样,SiO2层完整无缺陷处氧化后表面形貌及物相组成基本和氧化前相同,由于SiO2层的存在,使TiAl高温氧化时表面的氧分压显著降低,而发生选择性氧化,优先生成具有保护作用的Al2O3;而在无SiO2层保护处,TiAl基体直接暴露于大气,高温氧化时,形成Al2O3和TiO2的混合氧化层,不能很好地起到防止进一步氧化的作用。在多次涂膜过程中,后一次涂膜可将前一次涂膜时的大部分裂缝掩盖,从而使其抗高温氧化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然而,由于多次涂膜使膜的总厚度增加,过多次数涂膜反而使得膜自身发生开裂剥落。试验结果表明,三次涂膜试样的抗氧化性能最优,氧化前后表层结构基本一致,即便氧化后缺陷处也只生成了微量的TiO2。涂敷SiO2涂层的TiAl合金显示优异抗高温氧化性能的原因,除在于形成连续SiO2层和Al2O3层外,还在于在靠近TiAl基体处钛硅层的存在。一方面,钛硅层本身具有较好的抗高温氧化性能,另一方面,在氧化过程中还起到缓和基体与涂层间热应力的作用,从而有效避免SiO2层和Al2O3层的剥落,对基体起到了良好的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氮化硅(Si3N4)陶瓷球(热压或热等静压成型)具有密度小、硬度高、弹性模量高(刚度高)、耐磨损、热膨胀系数低、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绝缘、无磁等极为优良的综合性能,被认为是目前制
金属间化合物因具有高熔点、高强度、优异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以及反常的强度-温度特性,是一类极具潜力的高温结构材料或涂层材料。特别是Ni-Si和Ni-Al系金属间化合物在石油
我国当前的焊接行业大多是采用传统的手工焊、半自动焊,它们都存在着生产劳动强度大、焊接质量不稳定、劳动效率低、对熟练工人的依赖性强,特别是对环形焊缝工件进行的大批量
建设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是由我国当前的农村人口布局和经济发展状况决定的,是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选择。举办寄宿制学校必须解决好学生尤其低龄儿童
教育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实质上是一回事,但基于一种价值判断与价值预设,可以认为教育国际化是建立在国家利益与民族传统的基础之上,因而教育国际化可以看作是教育全球化与教
文章介绍了清华大学非熔渣—熔渣氧气分级气化技术的原理、特点,并与同类气化技术进行了对比。最后对清华炉的工程应用情况进行了介绍。
<正>关于教师活力问题,最初是由凯特尔于1979年所戏称的"卡壳教授"(stuck professors)所引发的,而所谓的"卡壳教授"指的是那些在中老年期后教学或研究成果逐渐下降的教师。[1
冲压制件的拉深成形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在实际生产中制件经常发生拉裂、起皱等各种质量缺陷,甚至造成废品,严重影响正常生产。目前对制件缺陷进行分析优化,主要依靠工程技术人
利用2002~2016年度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对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结构变化与教育性别平等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收入水平的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小对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