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升福祉是人们追求的生活目标,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企业社区是计划经济和改革开放初期建设并延续下来的老年人口多、建筑与设施陈旧的传统城市居住单元,是相对低收入社区和新城市贫困空间,具有研究居民福祉的典型性。全面认识企业社区及居民福祉水平,探究其差异性与影响机理,有助于提高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质量,加快城市更新与街区振兴,促进区域和社会福祉最大化。本文选取西安市企业社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福祉地理学相关理论,从客观(居住条件、基础设施、居民经济条件)与主观(住房品质感知、社区环境感知、社区凝聚力)层面6个维度、25个指标构建福祉水平测度模型,采用1007份居民调查问卷数据以及活动空间场所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POI)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测度客观、主观、综合的居民福祉水平,探究个体差异与空间分异,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福祉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据此提出企业社区居民福祉发展的优化建议。主要结果与结论如下:(1)(1)企业社区居民客观福祉得分为0.131,处于较低水平。其中,厨卫设施是居民客观福祉水平最高的指标(0.929),人均住房面积(0.093)、教育场所可达性(0.087)、休憩场所密度(0.059)得分低。公共或独立的厨卫设施所反映的居住条件对居民客观福祉水平影响大,基础设施与经济条件影响相对小;(2)企业社区居民主观福祉水平(居住满意度)得分为0.56,处于中等偏上的水平。各指标得分均较高,其中邻里关系影响最强(0.786),物业管理影响相对低(0.49);(3)企业社区居民综合福祉水平指数为0.25,水平较低。社区特征与居民个体的异质性带来居民福祉水平各维度的差异,表现为社区凝聚力(0.652)>住房品质感知(0.584)>社区环境感知(0.523)>居住条件(0.166)>经济条件(0.156)>基础设施(0.114),反映了居民居住满意度较好;(4)总的看,居民综合福祉水平服从正态分布,呈现中等偏下水平的集中分布状态。福祉水平得分超过0.25的居民占38.33%,仅8.54%的居民超过0.4。(2)(1)从综合福祉水平的类型看,中低福祉水平居民占比最多(69%),其次为低福祉水平(18%)、中高福祉水平(10%),高福祉水平最低(3%),亦反映居民福祉水平整体较低;(2)从个体特征看,不同性别居民综合福祉水平相当;青年人群体(45岁以下)福祉水平较高,中老年人群体(46岁及以上)福祉水平较低;不同婚姻状况、户籍、文化程度,居民综合福祉水平差异不大,但不同维度差异较大;家庭人口越多,个人福祉水平越低;居住时间越长,居民福祉水平越低。(3)(1)从社区空间看,企业社区综合福祉水平整体较低,低福祉社区呈不连续状态分散在老城区(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外围,中低福祉社区大范围分散、小范围聚集并呈低值集聚态势,中高福祉社区散布于老城区,高福祉社区亦位于老城区并呈高值集聚态势。这反映了靠近城市中心,建成环境等设施条件成熟,企业社区福祉水平高;(2)从街道空间看,不同街道居民福祉水平整体呈圈层式分布态势,靠近城市内侧的街道,居民福祉水平高。(4)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识别的企业社区居民福祉水平的关键影响因素表明,在25个测度指标中,共有教育场所可达性、休憩场所密度、房屋产权、个人收入稳定性、个人月收入、物业管理、绿化配置、建筑质量、总体满意度、厨厕条件、隔音通风、安全秩序管理、路面清洁、冬季取暖、厨卫设施、人均住房面积、邻里关系与居住面积18个指标成为影响居民福祉水平的关键因子,且均呈正相关关系。指标归类表明,基础设施、住房状况、居民经济条件、社区环境是影响企业社区居民福祉水平的关键因素。(5)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将福祉水平的社区环境感知与社区凝聚力2个维度合并与调整指标,反映居住环境感知,进而构建结构方程模型。(1)性别、年龄、婚姻等个体属性特征对居民福祉水平的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住房品质感知、居住环境感知4个维度均存在较强的影响作用;(2)各维度对居民福祉水平的影响,按强弱依次为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感知>居住条件>住房品质感知,且均显著正向影响居民福祉水平;(3)居住条件、基础设施、住房品质感知、居住环境感知四个潜变量之间相互作用且共同对居民福祉水平产生影响。总的看,主观层面住房品质感知与居住环境感知、客观层面居住条件与基础设施,综合作用,形成住房–社区–城市自内而外的交互耦合关系,共同影响居民福祉水平。(6)从政府政策、社区环境、住房条件、居民个体与基础设施5个层面提出企业社区居民福祉水平优化建议:(1)政府政策方面,加强政府对社区的资源投入,建立政府–社会–社区的“三位一体”社区救助服务体系;(2)社区环境方面,提升社区物业管理服务与管理平台,整治社区环境卫生,增设社区基础设施;(3)住房条件方面,需改善居民住房质量,调整住房结构,改善房屋基础设施,建设社区养老护理机构;(4)居民个体方面,积极参与社区自治与社区组织文化活动,增强邻里互动交流;(5)基础设施方面,强化交通站点密集区域的监管,加强各类设施及服务的普及与政策的实施,完善基础设施的服务平台,合理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类等场所的分布,提升基础设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