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在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theter-associated Urinary Tract Infection,CAUTI)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构建导尿管维护有效干预策略,降低CAUTI发生率,为临床导尿管护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1)问卷调查: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参考专家意见设计调查问卷,采取纸质问卷、电子问卷两种形式发放问卷,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山西省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符合纳入标准的ICU护士就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预防实践现状进行调查。(2)运用FMEA构建导尿管维护策略:通过确定主题、组建CAUTI多学科专家团队、制定导尿管维护流程、执行危害分析和制定干预策略5个步骤,筛选导尿管维护过程中的高风险环节,并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3)FMEA的临床应用:将2017年1月1日—2017年6月30日收治于某三甲综合医院神经外科ICU留置导尿患者设为对照组,收集患者资料并采用自制观察表观察护士依从性情况。2017年8月1日—2018年1月31日患者设为干预组,实施基于FMEA构建的干预策略,干预后比较两组CAUTI发生率、留置导尿时间、入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风险优先指数(Risk Priority Number,RPN)评分、护士依从性等指标,评价FMEA的应用效果。结果:(1)问卷调查研究共调查3所医院210名ICU护士。97.62%的护士接触导尿管引流系统后会执行手卫生,但在接触该系统前仅有35.71%的护士会洗手;导尿管维护过程中,46.67%的护士选用生理盐水清洁,40.95%的护士选用碘伏;留置导尿患者大便失禁后,仅有30.00%的护士会在清洁后进行消毒;绝大部分护士未掌握正确的尿标本采集方法;导尿管、集尿袋的更换时间均不统一。(2)运用FMEA构建导尿管维护策略制定的导尿管维护流程包括评估、会阴护理、引流及更换、尿标本采集4个主流程和14个子流程;执行危害分析确定出13项潜在失效模式,并通过RPN评分最终确定需要干预的11项高风险失效模式,分析失效原因制定相应的干预策略。(3)FMEA的临床应用干预组CAUT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留置导尿管的时间、入住ICU天数、总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经Mann-Whitney U检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护士操作依从率提高,经卡方检验,两组依从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并对两组的RPN评分进行比较,发现11项潜在失效模式RPN评分在干预后均显著下降,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1)ICU护士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实践现状有待于进一步改善,医院及科室管理者需结合国内外相关指南不断更新规范导尿管护理常规,加强培训,并有效监督护士的执行情况,不断缩小临床实践与循证指南的差距。(2)FMEA风险管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临床可推广使用,并持续进行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