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曲舞蹈的由来寻迹看中国古典舞

来源 :吉林艺术学院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panxio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舞作为一种对于历史形态的继承和发展,是在古代历史舞蹈资源的基础之上形成的。所以对于当今民族体系下的各个地方剧种语汇动态、表演形式对于古典舞语言、风格、表演都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当代的中国古典舞体系是以戏曲为基础,并且结合武术、太极等传统身体流动形式综合借鉴形成的。我们都知道戏曲以前的舞蹈已无从考迹,但地方戏种在民间的生生不息的自我传承,因而还是能看到戏曲之前的舞蹈的斑斑痕迹的,这为我们探索古代舞蹈提供了更加丰富的财富。舞蹈是由人体负载并且传承的一种文化形态。舞蹈的韵味实际上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诠释和象征,造型如此、流动如此,举手投足、节奏、气息没有一样是漂浮于民族历史之外的偶然现象。舞蹈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从中总能反映出不同的思想、信仰和审美习惯。中国古典舞说到底是从外在形态和内在精神气质两方面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智慧、个性、道德风尚和文化品位。这些都源于历史、形成于历史。众所周知符合古典舞性质的宫廷舞蹈、宗教舞蹈以及戏曲舞蹈中,前两者并没有鲜活的流传下来,所以从深入戏曲开始,以明清后期历史舞蹈在戏曲中的承接关系为主干,通过对于戏曲舞蹈的深度分析,以艺术演变的普遍规律为准则,探究明清以前的历史舞蹈是如何承接、发展、演变到戏曲中去的。揭开戏曲舞蹈与历史舞蹈的脉络关系与传承关系。将作为活态遗存的戏曲舞蹈还原到舞蹈本体的纯舞时代,进而丰富古典舞语言语汇和审美风格。另外戏曲作为民族表演体系中综合的艺术种类,通过人物情景和身体语汇能指对所指一对一的指向性研究,进一步深入了解戏曲的行当程式表演以及语汇限定性运用与表现。最后通过对传统戏曲表演体系的进一步认识,横向与西方戏剧表演的两大体系对比研究,并且取之精华、自我完善。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大庆深层气田开采、运输中出现的气液双相腐蚀情况,在实验室内展开研究并开发出针对CO腐蚀体系的气液双相缓蚀剂.首先研究了碳钢在CO体系中各种因素对腐蚀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液相比较,气相中的腐蚀速率极大值在更高的温度出现.随着压力的升高液相腐蚀速率增加幅度比气相要大.随着Cl的增加,气相中腐蚀速率略微下降,液相中腐蚀速率大幅上升,呈现相反的趋势.随着流速上升,对气液相腐蚀均有促进作用.研究还发
学位
小城镇污水水质主要以生活污水为主,针对这个特点,本论文选择与小城镇污水水质相类似的上海市东区水质净化厂初沉池出水为研究对象,采用一体化AO工艺对其进行处理。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1、连续曝气AO工艺试验研究,采用了池深2.3 m,直径1.4 m的反应器,分别考察了好氧区溶解氧浓度、穿孔曝气管工作水深、反应区水力停留时间对反应器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好氧区溶解氧浓度是控制工艺运行的关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钢铁冶炼、火力发电、汽车尾气及城市垃圾的焚烧等都会产生越来越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都非常有害的气体,如SO2,NOx,CO等。近年来,世界各国的科研单位、工业生产部门纷纷开始进行废气污染治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氮氧化物(NOx)是较难治理又危害极大的气态污染物,是当前环保研究的热点之一。氮氧化物的直接催化分解是公认的消除NOx污染最有吸引力的方法之一,催化分解法具有不产生二次
我国生产企业长期以来都比较重视生产领域的成本控制,而对于物流成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随着竞争程度的加剧,以及第一利润源和第二利润源的逐渐衰竭,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及“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已受到越来越多的企业的关注。如何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企业效益,以及如何加强对其的成本控制是企业的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下,企业内部与物流相关的诸多费用都被混入了企业其他经营管理费用中,从而
契约自由是商品交换顺畅进行和市场机制发挥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实现形式和保障。但是,绝对的“契约自由”可能以形式上的平等造成实质上的不公正,因此,现代民法对“契约自由”予以一定的限制。在缔约的双方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时,一方当事人需求的满足在客观上以另一方的意思为必要条件,当受要约人不缔结契约侵害到要约人的乃至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时,受要约人的契约自由就应当受到限制。强制缔约法律制度正是由此产生的。本文按照2
学位
本文对南朝王俭的生平及其在礼学、文学和目录学等方面的成就进行全面梳理研究。全文共分四章。  第一章考察王俭的生平和思想。讨论王俭作为琅琊王氏在宋末齐初的杰出代表,其家学传承情况,在南齐政坛上取得的成绩,特别是王俭出于政治上的需要,大力倡导儒学,制定礼乐,主持学士馆,对开创儒学复兴新局面的重要意义。王俭本人也被誉为一代“儒宗”。  第二章对王俭交游情况进行考察分析。重点考察王俭与任昉、江淹、钟嵘、王
学位
本文对“从来”类时间副词进行了比较分析。这组近义时间副词在大多数的字典和虚词词典中都是相互释义的,因而很难分辨它们在意义上的细微差别和句法或语用上的区别。本文运用三个平面的理论,用比较的方法,结合描写与分析、解释与说明的研究方法,根据实际语料,试从语义、句法、语用三个方面进行考察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共性与个性,以期使这类时间副词在语言实际应运中更加清晰明了。本文也运用了宏观描述和内部微观比较法,对
学位
漫漫历史长河已经证明,在战乱面前,文学不可能选择沉默。在这个相对和平的时代,当代北爱尔兰特殊的宗派冲突和民族矛盾题材给生长于这片土地的诗人、作者、歌者带来了闪光的灵感,并勃发为炽热的创作激情,写出了生命中最为不朽的作品。乡村现实主义诗人卡瓦兰化日常点滴为深邃哲理的写诗技巧唤起了希尼的写作天赋,他对诗歌拯救力量的想象力使他的诗“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
学位
农民、农村、农业问题一直是政府工作的重点、难点。三农问题是国家繁荣昌盛和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基石。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转型期,三农问题己成为制约和谐社会的构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因素。电视媒体作为当前我国拥有最大受众群的大众媒体,特别是在农民受众群体中有着深厚的影响。因此,电视媒体是党以及政府对农传播三农信息的最佳平台,是全社会了解农村、农民、农业的窗口,是农民反馈需求信息的载体。所以,农业电
本文以秧歌的场图为研究对象。秧歌作为中华民族典型的民间舞蹈形态,其场图受到了农耕文化的深刻影响,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取向。论文的第一部分分析了秧歌场图外圆内方、定桩替位、一笔到底三个形态特征;论文的第二部分探索秧歌场图形成形态的深刻的文化根源,分析了秧歌场图形态中农耕文化、祭祀文化和儒家文化的影响;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秧歌场图的美学价值,包括秧歌场图的“气韵贯通”之美,以及在均齐和谐、对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