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会交际乃至性格的发展、人格的塑造都产生重要影响。但是在基础教育阶段,语文学困生这一特殊群体却大量存在。他们不但和学优生一样承受着学业压力,而且还承受着因学习成绩落后而引起的自卑、自弃等一系列心理问题。他们的自身价值亟待唤醒,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也急需重视,语文学困生的转化意义重大。本文的研究是在大量文献查阅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以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探讨影响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其进行转化,以减少学生因语文学业不良带来的消极影响。本文作者通过问卷调査发现,学困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真实需要,对学习成败的归因,学习中的自我效能感,对学习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师的中介作用是影响学困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关键因素。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阶段,要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重视这些因素对语文学习的影响,并且采取积极的措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完成语文学困生的转化。为了更好的探讨影响高中语文学困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本文作者对江西省乐平市乐平中学高二年级的140名学生做了一次问卷调査,明确了高中语文学困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需要,自我效能感,对学业成败的归因,自我目标的设定以及教师的中介作用对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产生的影响。然后,在此次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实验,来验证学习兴趣地提升对语文学习成绩提高的作用。根据问卷调査中所反映的问题,分别从学困生自身和语文任教教师以及学习环境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提升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业水平。因个人水平有限和现实条件制约,对影响高中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兴趣因素的探讨,还处于初级阶段。要大规模地提高语文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和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这一目标,还需要语文教育专家和一线语文教师们不断地努力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