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住宅发展和人居环境的改善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大力推进以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住宅建设。改善住房投资和消费环境,推动住宅与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十五”期间,全省城镇每年竣工住宅建筑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到“十五”期末,全省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5平方米(1995年城镇居民家庭居住面积人均8.1平方米,2000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3平方米)。住宅建筑的迅速发展必将对我省的节能降耗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在2006年,山西省十届人大五次会议上,省长于幼军郑重宣布,除能耗指标外其余全部完成。节能形势十分严峻。从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和设计要求中可以看出,山西属于寒冷地区,冬季平均温度为-7.2℃-1.1℃,冬季平均采暖时间约为150天,冬季的采暖和保温成了最基本的要求,也是山西住宅节能设计面临的主要问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宅舒适度要求的提高,夏季防热也成为一种必须的趋势。对于山西住宅建筑,可以通过优化设计来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以减少空调使用的时间。通过模拟计算,山西大部分地区完全可以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实现不用或少用空调以达到舒适的室内热环境的效果。在市场机制的条件下,政府充分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制定有关建筑节能的政策法规,使政府部门、建筑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制约机制,从而确保建筑节能目标的实现。本文是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实地调研和参与建筑节能工程实践的基础上,首先,论述了住宅节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析了山西的住宅发展状况、住宅能耗构成、住宅能耗影响因素和住宅节能的经济、社会效益。其次,实例计算了太原市某住宅楼达到山西省《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16-2006)中节能50%目标的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实地测量了太原市四个住宅小区的环境噪声级,探讨了隔声对住宅节能的影响;实际计算了太原市8种窗墙组合构造形式的隔声性能,分析了窗缝对住宅节能的影响。然后,归纳总结了住宅区规划节能、围护结构节能的技术措施以及新材料、新技术在住宅节能中的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