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以大鼠H4-ⅡE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乙醇干预后细胞中NAD+含量、NADH含量、NAD+/NADH及细胞生成一氧化氮含量的变化,进一步明确乙醇引发肝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方法:将大鼠H4-ⅡE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并按实验需要进行传代、冻存,设立对照组和乙醇干预组,干预组设立25mM、50mM、75mM、100mM的乙醇浓度梯度,乙醇作用时间分别设为12h、24h、36h,用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存活率,WST-8法测定各组细胞内NAD+含量、NADH含量、NAD-/NADH,化学法测定各组一氧化氮产生量。以均数±标准差的方式表示各组实验数据,各组间采用单因素多水平的方差分析进行各组间两两比较,当P<0.05时认为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1.MTT结果示乙醇抑制H4-ⅡE细胞活性,且当乙醇浓度增大时,与对照组相比较,细胞活性下降(P<0.05);乙醇作用时间延长时,与12h组相比较,细胞活性下降(P<0.05)。2.各干预组NADH均高于对照组,其浓度在乙醇处理12h后随乙醇浓度上升而增加,而在乙醇处理24h和36h后呈现随乙醇浓度的升高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25mM乙醇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而上升,100mM乙醇作用下随作用时间延长下降,与12h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NAD+含量在乙醇作用12h和24h后随乙醇浓度增加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36h呈现整体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乙醇浓度增大时,NAD+/NADH下降,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乙醇作用时间延长时,NAD+/NADH下降,与12h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各干预组的一氧化氮浓度与对照组相比较均出现升高,其中12h及24h组一氧化氮浓度随着乙醇浓度升高而升高,而在乙醇作用36h后,一氧化氮浓度随着乙醇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25mM乙醇作用下,一氧化氮浓度随着乙醇作用时间增加而增加,在50mM、75mM乙醇作用下,一氧化氮浓度随着乙醇作用时间的延长,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OOmM乙醇作用下,一氧化氮浓度随着乙醇作用时间的延长出现下降,与12h组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乙醇代谢过程中的产物可直接造成细胞损伤,且随着乙醇浓度和作用时间增加,细胞毒性增大;2.乙醇通过引起细胞中的NAD+/NADH减低,和引起细胞的一氧化氮产生量增多,可能导致细胞中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反应、抑制线粒体呼吸链功能及诱发线粒体蛋白结构改变,导致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