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发展评价实施过程的研究——作品取样系统在科学探究领域的应用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梳理国内外幼儿发展评价的相关研究,发现适合我国幼儿园教育实践应用的幼儿发展评价具体实施过程的研究较少,可操作的评价实施过程成为研究的重点。作品取样评价系统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可操性的评价方案,为不同评价策略在对幼儿发展评价的运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研究立足现实问题,运用作品取样系统在科学探究领域开展行动研究,呼应现实的诉求,澄清幼儿评价实施的误区,使得教师掌握幼儿发展评价的实施过程与策略,协调“建构理论”与“解决实践问题”的关系。  研究者选取两所幼儿园作为行动研究的合作园所,研究过程经历了“行动准备—行动实施—行动反思”三个阶段,在了解幼儿发展评价实施现状的基础上,运用作品取样系统评价方案对幼儿发展评价进行研究,最后对行动研究的效果进行反思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行动准备阶段,通过对教师的幼儿发展评价现状调查发现,教师的评价初衷现偏差;评价内容方面对幼儿的学习过程的缺少关注;评价参与人员缺少实质性的参与;评价标准笼统粗略;评价方法多为非正式评价;评价结果处理简单化;评价效果主观感觉良好,幼儿发展状态不明晰。  2.行动实施阶段,运用作品取样系统,对科学探究领域下幼儿发展评价的实施过程开展了行动实施,厘清了幼儿发展评价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作品取样系统的学习与修订、评价资料的收集与整理、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运用。解决了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1)掌握作品取样系统理念与实施框架;(2)修订发展指引与检核表;(3)明晰幼儿活动情境;(4)教师的分工与合作;(5)收集资料的方式方法;(6)评价分析的策略;(7)评价关注点的转变;(8)评价为教育教学服务。  3.经过行动实施,行动研究小组的教师有了较大的成长与转变。通过对评价文本定量分析,发现学期末教师在观察目标、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观察情境、记录语言与评价分析解读方面较学期初都有了很大的进步;通过质的分析,发现教师在评价态度、评价重心、评价实施、教师角色、教学组织方面都有了较大的转变。
其他文献
消费社会是一个符号社会,是一个由符号支配、人被符号化的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的精神及信仰由消费意识形态形塑,在消费意识形态背后隐藏的则是资本的黑手。因此,消费社会是一
学位
【摘要】数字插画是艺术与技术的融合,它作为现代设计的重要元素,在现代设计的很多个领域都有着无可或缺的作用和地位。其中数字插画在平面设计、包装设计、家具装饰等现代设计领域中应用较为普遍。  【关键词】视觉设计;装饰;包装设计;数字插画  一、平面设计中的数字插画  (一)书籍设计  数字插画在书籍中体现了多种风格,其中包括时尚风格、唯美风格、科幻风格、卡通风格和超写实风格。其中时尚风格在书籍运用中最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至今,在俄罗斯普通教育领域内发生了重大变化,其中最有影响力的事件就是《普通教育国家教育标准》的制定。本文详细阐述了制定该标准的背景、内容、特色,并分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