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公立医疗机构是我国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医疗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在目前深入与深化医疗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公立医疗机构要体现并实现公益性已成为社会共识,而患者作为医疗服务的利用者,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高低有着最直接的感受,有最终的发言权,因此从患者角度研究与评价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的]本研究旨在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开发建立一套基于患者角度的具有较高信度、效度与较高可操作性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工具,并通过现场调查,分析影响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客观评价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提供有力工具,为提高与改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提供政策建议。[方法](1)采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分析从患者角度进行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的重要性、内容与方法;(2)采用文献情报分析法、个人访谈、专题小组讨论等方法建立患者角度的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开发和研制患者公益性评价问卷;(3)利用编制完成的患者公益性问卷进行分别进行预调查和现场调查;(4)分析整理现场调查数据,分别计算总的Cronbach系数和各条目的Cronbach系数,检测调查问卷条目的内在一致性;利用Spearman-Brown相关分析对问卷的分半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检验和评价。利用相关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检验问卷的内容效度与结构效度;(5)利用Logistics回归方法对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级患者公立医院公益性评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患者评价工具分两大部分,3个维度、12个指标和一个开放性问题:3个维度分别为:服务质量维度,下设诊疗效果、候诊时间、整体环境和就诊流程4个二级指标;服务适宜性维度,下设就诊费用、隐私保护、义诊次数、适度检查和合理处方5个二级指标;职业道德维度,下设拒收红包、经济困难患者先诊疗后收费以及医保和自费患者(是否)平等对待3个指标。开放性问题为患者对于公立医疗机构改善公益性的意见与建议。(2)评价工具在预调查与实际调查中均体现较高的信度与效度;以预调查地区为例,在信度方面,在内在一致性上,问卷总体的Cronbach’s系数为0.853,标化后的总Cronbach’s系数为0.877,而三个维度的Cronbach’s系数分别是服务质量维度0.845、服务适宜性维度0.845、服务公平性与职业道德维度0.752;对应12个二级指标的12个问题,删除其中一个后的Cronbach’s系数最高达到0.851,最低为0.829;分半信度系数为0.899,公益性总体评价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687,其余各问题的重测相关系数在0.492-0.712之间;在结构效度方面,利用因子分析方法分析的结果除“不收红包”选项外,其余各选项构成的主因子均可以与预设条目一致的三个维度,显示出良好的效度。(3)通过分析不同地区不同等级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评价结果,影响三级医院公益性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医疗服务的适宜性,影响二级医院公益性评价的主要因素是医疗服务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影响乡镇卫生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益性评价的因素则不尽相同;(4)分析总体数据,影响患者满意度评价的因素包括诊疗效果、候诊时间、整体环境、就诊流程、就诊费用、隐私保护、义诊次数、合理处方、拒收红包,而对于公益性评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整体环境、就诊费用、义诊次数、适度检查、合理处方、拒收红包、医保和自费病人平等对待、经济困难病人先诊疗后收费的可能性。[结论](1)研究所开发的患者公益性问卷整体上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可以用于患者对于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评价;(2)公益性评价与满意度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两者的影响因素也有所差异;(3)患者对于不同级别公立医疗机构评价的影响因素不相同,提示在改善和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公益性时应区别对待。